高考报名破1300万,专科扩招加剧就业难题
高考报名破1300万,专科扩招加剧就业难题
2024年,中国高考报名人数首次突破1300万大关,达到1342万人,比去年增加51万人。与此同时,高校毕业生数量也持续增长,预计四年后将超过1400万人。在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大背景下,大学毕业生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就业市场。
更令人担忧的是,今年的高校毕业生数量达到了1179万人,按照当前趋势,四年后的高校毕业生数量将突破1400万。而就业市场的新增岗位数量却在逐年减少,从2019年以前的每年1300万人以上,下降到2023年的1244万人。这种供需失衡导致青年失业率居高不下,今年4月份,14-24岁青年失业率更是高达14.7%。
高等教育:从精英到普及
2023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60.2%,这意味着每100个适龄青年中就有60个是大学生。国际上通常认为,大学毛入学率在15%以下为精英教育阶段,15%-50%为大众化阶段,50%以上则进入普及化阶段。以我国目前超过60%的大学毛入学率,考上大学早已不再是天之骄子,而只是达到了普通人的标准。
高考的竞争也随之减低了很多。2021年,录取率最高的时候,达到了92.5%,基本可以说,只要参加了高考,就有大学上的。
2021年之后,由于高中录取比例的进一步增加,高考的录取比例,有了小幅下降,但2023年仍然高达80.7%。
专科人数增长最快
最近几年大学录取人数的增加,主要是来自专科录取数量的大幅增加,普通本科的招生数量一直是比较稳定的。 2016年,本科录取人数为405.4万人,到2023年,只小幅增加到478.16万人。而大专录取人数却从2016年的343.2万人,猛增到了2023年的555.07万人,8年间增加了220多万人。尤其是2019年突然增加了100万人的招生规模,很多学校师资、校舍跟不上,只能针对社会人士,在职人员进行招生。
大学扩张,岗位收缩
与我国高等教育疯狂扩展,相对的是,我国的劳动力市场今年来形式非常严峻。2019年以前的几年,每年的新增就业数量都维持在1300万人以上,而最近几年,新增就业下滑到了1200万人以下,2023的新增就业只有1244万人。
也就是说这几年大学毕业生数量从2015年的765万,增加到了2023年的1179万人,而社会新增的岗位却下降了100多万!
而在就业市场中,大学毕业生没有工作经验,是受影响最大的群体。而比岗位减少,更严重的是,就业岗位的降级。就业岗位越来越零工化,员工没有安全感,老板跑路的情况时有发生。 以前相对稳定的工作,也开始降低待遇。
本科卷做题,专科混日子
在这种情况下,只有那些公务员编制和事业编的岗位还算稳定。所以现在越来越大学生的首选职业成了公务员。 考公也越来越火,甚至前段时间出现了,美国斯坦福大学应用物理博士的报考安徽省乡镇公务员的新闻。
在巨大的竞争之下,很多专科生,已经彻底放弃、躺平。他们对于找工作、参加考公,缺乏信心,很多来自偏远地区的专科生甚至上学期间就经常去电子厂打工。
他们面对的是更加绝望的现实,大学对于他们,看不到任何前途。大学教材本来就严重落后于时代,枯燥无味,不管学不学将来面对的都是类似的底层白领甚至是工厂的工作。所以,“没意思”,“混日子”,已经成立很大大专生的常态。
以往,高考是鲤跃龙门,现在高考只是开始,考上大学只是获得了进入下一场考试额入场券。
本文原文来自乌有之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