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事变遗址上的纪念馆:660厘米“炸弹碑”见证历史
九一八事变遗址上的纪念馆:660厘米“炸弹碑”见证历史
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位于沈阳市大东区望花南街46号,始建于1991年,前身为“九·一八”事变历史陈列馆,后于1997年扩建,并在1999年更名为现名。博物馆地处九一八事变的发生地——柳条湖立交桥西北,南满铁路柳条湖路段遗址的东南侧,是一座全面反映九一八事变及东北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专题博物馆。
博物馆的主体建筑采用灰黑色调,象征着那段沉重的历史。馆内陈列着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照片和文献资料,通过现代化的展示手段,生动再现了九一八事变及东北抗战的历史。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位于博物馆广场上的“炸弹碑”。
“炸弹碑”高660厘米,由钢筋混凝土制成,外形酷似一枚扎入地面的炸弹,象征着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的罪恶行径。这座纪念碑最初由日军在九一八事变柳条湖爆破地点建造,用以炫耀其“功绩”。然而,抗日战争胜利后,沈阳人民将其推倒,以示对侵略者的唾弃。1991年博物馆成立时,这座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纪念碑被重新竖立并收藏,成为博物馆的标志性展品。
除了“炸弹碑”,博物馆内还陈列着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如九一八事变当晚日军炸毁南满铁路的铁轨碎片、中国军民抗日战争时期的武器装备、以及大量反映当时社会状况的照片和文献。这些展品不仅展示了九一八事变的经过,还揭示了日本侵略者在东北犯下的滔天罪行。
博物馆的展览布局分为多个展区,包括序厅、九一八事变爆发、东北人民抗日斗争、全国抗战爆发等部分。每个展区都通过丰富的展品和现代化的展示手段,如场景复原、多媒体互动等,为观众提供沉浸式的历史体验。博物馆还设有专门的教育活动区,定期举办各类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和历史讲座,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这段历史。
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不仅是了解九一八事变和东北抗战历史的重要场所,更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历史教育的重要基地。每年的9月18日,博物馆都会举行鸣警撞钟仪式,以警示后人勿忘国耻,珍爱和平。博物馆免费对外开放,观众需凭有效证件参观,建议提前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预约。
作为一座全面反映九一八事变及东北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专题博物馆,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不仅是了解这段历史的重要窗口,更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历史教育的重要基地。它提醒着每一位参观者,铭记历史,珍爱和平,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