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文鱼成血栓克星,吃货们有福啦!
三文鱼成血栓克星,吃货们有福啦!
三文鱼富含Omega-3脂肪酸,特别是EPA和DHA,对心脑血管有益。同时,它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D、硒和碘化物等营养成分。然而,市面上的三文鱼来源难以辨认,生食可能导致寄生虫感染风险,建议选择正规渠道购买来源清晰的三文鱼,并煮熟后再食用。
三文鱼在中国的叫法,来自英文「salmon」在粤语中的音译。为了繁殖,它们每四年会从海里洄游至河流中,在淡水的河床里产卵。
为了克服地势的高差,需要拼命跳跃,三文鱼才能逆流而上。而「salmon」的拉丁词源「salire」,本意便是「奋力跃起」。某种意义上,三文鱼是一种以「运动」命名的鱼类。
可能是造物主眷顾(人类),不停克服自重洄游的三文鱼肉,成了绝佳的健身友好食物。
三文鱼到底好在哪儿?
热门轻食餐的招牌套餐里三文鱼站 C 位,健身博主的美食视频里也哪哪都有它,所以,三文鱼到底好在哪儿?
看完它的履历,只能说一句「不愧是你」,火有火的道理。
➊ Omega-3 脂肪酸之王
三文鱼富含 Omega-3 脂肪酸,特别是 EPA 和 DHA。
EPA 对心脑血管有一定益处,能减少血栓形成、降低血中三酸甘油脂;而 DHA 的摄入量则与大脑营养和眼睛健康,息息相关。
这两种脂肪酸我们人体自身很难合成,需要通过外界食物来获取。而三文鱼就是补充 Omega-3 脂肪酸的「天选之鱼」:
每 100g 三文鱼肉中,含有 1100mg DHA,在海水鱼和淡水鱼中一骑绝尘[1]。
每 100g 三文鱼肉中,含有 862mg EPA,即使在海鱼范畴也是遥遥领先;
➋ 营养界多边形战士
同时,三文鱼比蛋白质含量,也完全不输。
每 100g 三文鱼当中,有 20.4g 蛋白质。注意,这里的单位是克。也就是说每一口三文鱼下肚,有 1/5 全是满满的蛋白质(建议直接和增肌达人🔒锁死:)
另外,我们知道维生素 D,一般很难从天然食物中补充,需要另外吃补剂。但是,三文鱼就是那个傲娇的例外!
仍拿 100g 三文鱼为例,含有维 D 441UI,而我们人体一天建议补充维 D 含量 是 800UI。这意味着,一小盘三文鱼下肚,一半需求量的维 D 都补充到了。
另外,三文鱼中还有丰富的硒和碘化物。这二者都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参与我们的能量代谢,对免疫力亦有帮助。
➌ 最重要的是,三文鱼好好吃!
三文鱼另一个不得不提的好处是,作为一种健康食材,它足够好吃,烹饪起来也足够简单。厨房小白也可以轻松上手。
它可以:
用橄榄油煎着吃;
用小火烤着吃;
煮熟后搅碎拌饭吃......
总之,三文鱼是一种容错率很高的食材,鱼肉里宽宽的脂肪线,决定它很难被做的难吃。即使不提前腌制,不放油煎烤,出锅后不洒调味料,都能释放出绝佳的香气。
再进阶一些,还可以调制一碗料汁,倒在煎好的三文鱼上,做照烧三文鱼;或者和西兰花一起放进放烤箱用芝士焗着吃。
不过,三文鱼呼声最高的吃法,仍然是生食刺身,完美诠释那句「高档的食材,往往只需要用最简单的烹饪方式」,那就是
——不烹饪!
将切成 1.2cm 左右鱼片,蘸上芥末和酱油。油润肥美的鱼片入口即化,完美地还原出三文鱼食材的本味。
but!有些刺身不能乱吃
不推荐你吃三文鱼的原因不是因为贵!而是因为三文鱼的来源实在太难辨认了。
光看鱼肉,你无法知道你的三文鱼到底来自哪里,是否符合生食标准,最重要的是,有没有寄生虫。
刺身虽好,但非常不推荐大家生吃来源不明三文鱼。
实际上,上文所讲的「三文鱼」,不算是一个物种的名称,而是一类经济鱼类,约定俗成地来说,是指:
养殖在北大西洋海鱼的「大西洋鲑」
栖息在北太平洋海域的 6 种「太平洋鲑」(有野生也有养殖的)。
理论上来讲,我们在正规渠道,比如大型商超买到来源清晰的进口三文鱼,是可以生吃的。
首先,以上 7 种三文鱼都属于海鱼。海鱼生活的海水盐度和人体内环境有差异,由于渗透压不同,即使生食后,有寄生虫存在,也很难在人体内存活,降低了感染的风险。
其次,主要出口三文鱼的国家与地区,为杀死寄生虫,对于生食三文鱼的加工方式,都有高强度的冷冻要求。
市场份额占比较大的三文鱼,很大一部分来自于挪威(大西洋鲑)。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对于生食鱼类的要求是,在 -20℃ 冷冻时间不少于 24 小时,才可以生食。
而少部分进口自美国三文鱼(太平洋鲑&大西洋鲑),美国食药监局(FDA)也要求,生食鱼类的处理需要满足以下 3 个条件之一:
在 -20 ℃的环境下冷冻和储存持续 7 天;
在 -35°C 或更低的温度下,储存 15 个小时;
在 -35°C 的环境下冷冻成固体,并在 -20 ℃ 或更低的温度下储存 24 小时。
经过以上标准低温冷冻,三文鱼中的寄生虫被杀死,就符合生食条件了。
第三,进口的三文鱼海水鱼,还有海关、检疫部门的层层把关,整体来说也更有保障。
但是,随着品种的培育和改良,现在热卖的三倍体虹鳟,脂肪的纹路和口感已经与进口的三文鱼不分伯仲,肉眼和品尝都很难区分。
地方养殖负责人在 2023 年接受采访称,三倍体虹鳟「年产能有 12000 吨」[5]。这些高产量的虹鳟最终走向了电商网络和小日料店的餐桌。
实际上,虹鳟也属于优质蛋白来源,每 100g 鱼肉含有 19.9g 蛋白质,与大西洋鲑不相上下,还含有 516mg DHA,217mg EPA;其中维生素 D 也可以达到 635UI /100g,甚至表现更优[6]。
**虹鳟营养丰富,是不输三文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