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冬至:玄武当值,一阳初生

创作时间:
2025-01-22 09:07:18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冬至:玄武当值,一阳初生

“冬至阳生春又来”,当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悄然而至。这天,不仅标志着一年中最寒冷时节的开始,更象征着阳气的悄然萌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冬至不仅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更与四大神兽中的玄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01

冬至:阴阳交替的关键节点

“冬至一阳生,天时转日长。”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测定并记录下来的节气之一。早在新石器时期,我国先民就已经测定出冬至,并在商周时期用文字记载下来。冬至有“日南至”之称,这天太阳南行到极致,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所以冬至日也是北半球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此后,太阳直射点往北回返,太阳高度回升,北半球各地白昼渐长。

以五天为一候,古人将冬至分为三候:一候蚯蚓结;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动。传说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冬至时阳气初生,阴气仍十分强盛,土中的蚯蚓仍蜷缩着身体;麋,俗称“四不像”,古人认为麋鹿属阴,冬至后麋鹿可以感受到阴气在逐渐减退,于是其鹿角脱落,预示着阳气萌生、阴气衰退;随着阳气渐升,井水开始上涌,泉水开始流动。

02

玄武:北方之神的神秘力量

玄武,作为四大神兽之一,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北方守护者,代表着水元素和冬季。玄武的形象通常为龟蛇合体,象征着智慧、长寿和防御。在古代中国的天文学中,玄武与二十八宿中的北方七宿相连,被视为守护北方的神兽。玄武还与阴间有关,被认为是阴间的守护者,保护着灵魂的安宁。

玄武的象征意义与冬至节气的特征不谋而合。冬至时节,虽然北半球日照时间最短,接收的太阳辐射量最小,但地表尚有积热,此时气温还不是最低。此后寒气将不断积累,加上西伯利亚寒潮的降温作用,因此冬至后的小寒、大寒时节气温将更低,所以民间有“冬至不过不寒”的说法。玄武的稳重与静谧,恰好体现了冬至时节的自然规律。

03

冬至习俗:传承千年的文化记忆

“冬至大如年”,古人认为冬至为藏之终、生之始,是大吉之日,故称其为“亚岁”“冬节”“长至节”等。周、秦时期都曾以冬至为岁首,作为新年的开始。民间有的地方至今仍把冬至视为“小年”节日,一些地方还有“肥冬瘦年”“冬大年小”的说法,过冬至甚至比过年还要热闹隆重。

过年要拜年,过冬则需贺冬。史料记载,从周代起,冬至就有祭祀活动。汉代时,冬至已经成为一个相当重要的节日。《后汉书》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也就是说,冬至前后,汉代文武百官都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同时,亲朋携美食相互拜访,全国上下共同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这体现了古人以静为主、顺应时令的‘冬藏’理念。”张宗学介绍,民间也有贺冬、拜冬之俗,有些地方还会向长辈敬赠鞋袜,取“迎福践长”之意。旧时,人们还会举行“消寒会”,亲友相聚、宴饮作乐,名曰“暖冬”。

04

四大神兽:现代文化中的守护者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四大神兽不仅是方位和季节的象征,还承载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祈愿,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在现代文化中,四大神兽依然焕发着新的生机与活力。

在建筑领域,四大神兽常常被用于宫殿、庙宇、园林等大型建筑的装饰。例如,在古老的宫殿大门两侧,可能会矗立着威武的石雕青龙和白虎,彰显着皇家的威严与尊贵。园林中,石雕朱雀可以点缀在亭台楼阁之间,为景观增添一份灵动与祥瑞。

在文化艺术领域,四大神兽也经常出现在绘画、书法、雕塑等作品中。艺术家们通过自己的创作,将四大神兽的形象展现得栩栩如生,传达出对传统文化的敬仰和传承。在风水布局中,石雕四大神兽也有着重要的地位。根据风水学说,合理安置四大神兽的石雕,可以调整气场,带来吉祥和平安。

05

结语: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

四大神兽与冬至节气,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基因。它们不仅体现了古人对自然规律的深刻认知,还凝聚了中华民族尊祖敬亲、孝亲敬老的孝道文化,以及追求和谐、祈福纳祥的美好愿望。在现代社会,我们更应该珍视这些文化遗产,让它们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