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脑梗治疗迎来新突破:尿激酶溶栓效果优于传统药物

创作时间:
2025-01-22 00:01:12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脑梗治疗迎来新突破:尿激酶溶栓效果优于传统药物

近日,医学界发布了关于脑梗急性期用药的最新研究报告,其中尿激酶、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被列为三大救命神药。尿激酶作为一种高效的溶栓药物,能够在短时间内溶解血栓,恢复脑部血液供应;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则是抗血小板聚集的首选药物,能够有效预防新的血栓形成。专家建议,这三种药物各有优势,具体使用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和医生指导进行选择。此次研究不仅为脑梗患者提供了更多治疗选择,也为临床医生提供了宝贵的用药参考。

01

脑梗急性期治疗的重要性

脑梗,又称缺血性卒中,是由于脑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所导致的神经功能缺损综合征。脑梗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的特点,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脑梗的治疗强调“时间就是大脑”的理念,发病后的4.5小时是治疗的黄金时间窗口。在这个时间段内,及时采取溶栓治疗可以有效恢复缺血区的脑灌注,减少神经功能损伤。

02

尿激酶:溶栓治疗的最新突破

尿激酶是一种高效的溶栓药物,能够快速溶解血栓,恢复脑部血液供应。最新研究显示,尿激酶在发病4.5小时内使用效果最佳。王拥军团队的研究表明,静脉注射重组人尿激酶原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与传统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相比,尿激酶具有起效快、副作用少等优势,为脑梗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03

阿司匹林 vs 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药物的选择

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是脑梗治疗中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能够有效预防新的血栓形成。这两种药物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脑梗复发的风险。然而,它们在作用机制、起效时间和不良反应等方面存在差异。

  • 作用机制:两者都通过拮抗P2Y12受体抑制血小板聚集,但氯吡格雷需要经过CYP2C19酶代谢后才能发挥作用,而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同类的药物)主要通过CYP3A4代谢。

  • 起效时间:替格瑞洛起效更快,常规剂量起效时间为30分钟至4小时;而氯吡格雷起效相对较慢,常规剂量起效时间为2~8小时。

  • 不良反应:长期使用替格瑞洛的出血风险略高于氯吡格雷,但短期使用时两者出血发生率相似。替格瑞洛还可能引起呼吸困难、鼻出血等不良反应,而氯吡格雷的不良反应相对较少。

04

专家建议与临床指南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脑血管病防治指南(2024年版)》,对于脑梗急性期的治疗,建议如下:

  • 溶栓治疗:发病4.5小时内可使用尿激酶进行静脉溶栓治疗。

  • 抗血小板治疗:发病后24~48小时内启动抗血小板治疗,可选择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对于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推荐使用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对于发病30天内的症状性重度颅内动脉狭窄,可考虑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90天。

  • 个体化治疗:具体用药需根据患者年龄、肾功能、出血风险等因素综合考虑。例如,75岁以上患者更适合使用氯吡格雷,而肾功能不全患者则应优先选择氯吡格雷。

05

用药注意事项

  • 遵医嘱用药:具体用药方案需由医生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患者切勿自行选择或更改药物。

  • 监测不良反应:服用抗血小板药物期间需密切监测出血等不良反应,如发现应及时就医。

  • 定期复查:治疗期间需定期进行血液检查,监测药物疗效和安全性。

  • 生活方式调整:除了药物治疗,患者还需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以降低脑梗复发风险。

脑梗的治疗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药物治疗,还包括康复训练、饮食调整及控制危险因素等。患者和家属应充分了解脑梗的急救知识,一旦发现及时就医,把握治疗的黄金时间窗口。同时,患者需遵医嘱进行规范治疗,定期复查,以降低复发风险。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