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灯彩:1700年匠心传承,点亮古今中外
秦淮灯彩:1700年匠心传承,点亮古今中外
秦淮灯彩,作为南京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艺术之一,承载着1700多年的历史记忆,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匠心。从东吴时期的皇家灯会,到如今享誉世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秦淮灯彩不仅是一门精湛的手工艺,更是一份穿越时空的文化传承。
千年传承,匠心独运
秦淮灯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东吴时期,最初主要用于皇家放灯表佛。魏晋南北朝时期,灯彩逐渐从深宫禁苑走向民间,"灯火满市井"的景象开始出现。唐代,张灯时间延长至三夜,秦淮河一带成为览胜佳地。到了明代,朱元璋大力倡导元宵灯节,张灯时间增至十夜,秦淮河上放水灯、画舫夜游等新娱乐活动应运而生。清代,秦淮灯彩技艺更加精巧,品种样式也有了显著发展。
千年来,秦淮灯彩的制作工艺代代相传,国家级传承人顾业亮、陆有文和曹真荣等人,将这门古老艺术发扬光大。顾业亮自8岁起跟随父亲学习灯彩,后又拜名家李桂生为师,50余年倾情灯彩,不断创新设计。陆有文的狮子盘球灯、并蒂莲花灯等作品栩栩如生,他经常观察动植物,将自然之美融入花灯创作。曹真荣则致力于传承与创新的结合,用现代材料改良传统工艺,让花灯更加牢固耐用。
创新发展,点亮世界
进入新时代,秦淮灯彩在保持传统工艺的同时,不断融入现代元素。2024年第三十八届秦淮灯会上,330多组花灯同时点亮,创新的布展方式让游客仿佛置身于明代《上元灯彩图》的繁华景象中。LED光源、舞台光影秀等现代技术的应用,让花灯更加绚丽多彩。同时,灯会还邀请了潮州花灯、湟源排灯等15个灯彩非遗项目参展,展现了中国灯彩文化的多样性。
秦淮灯彩不仅点亮了南京的夜空,更走向了世界舞台。2024年11月,秦淮灯会在法国赛雷市开幕,1000多组灯彩横跨圣诞节、元旦和中国春节,为当地民众呈现了一场持续三个月的视觉盛宴。灯会融合了中国传统戏剧、杂技等表演,还设有互动体验区,让游客近距离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文化瑰宝,精神寄托
秦淮灯彩的魅力,不仅在于其精湛的工艺,更在于其所承载的文化内涵。荷花灯、狮子灯、兔子灯等传统造型,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每年元宵节,南京人都有"不到夫子庙,等于没过年;到夫子庙不买灯,不算过好年"的说法,秦淮灯彩已成为南京人不可或缺的文化符号。
秦淮灯彩还承载着两岸同胞的文化认同。在两岸文化交流活动中,台湾青年何冠奕发现秦淮灯彩与台湾的云锦织锦技艺有异曲同工之妙,感慨两岸文化同根同源。秦淮灯彩不仅是一种手工艺品,更是连接两岸同胞情感的纽带。
未来可期,薪火相传
面对未来,秦淮灯彩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南京市秦淮区文旅局局长熊茂林表示,秦淮灯会将不断创新内容和形式,拓展"游园赏灯+消费"等多场景互动模式,吸引更多年轻群体参与。同时,秦淮灯会还将继续推动国际文化交流,计划与比利时、希腊、美国等国开展合作,让这门古老艺术在世界舞台上绽放新的光彩。
秦淮灯彩,这门传承千年的民间艺术,在一代代匠人的坚守与创新中,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它不仅照亮了南京的夜空,也点亮了中华文化的璀璨篇章,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传统与现代的重要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