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全方位调理助老年人改善慢性疲劳,从中药到养生方案
中医全方位调理助老年人改善慢性疲劳,从中药到养生方案
68岁的张阿姨最近总是感觉很疲倦,即使睡了很长时间,还是觉得睡不够。这种持续的疲劳感让她非常困扰。其实,这种情况在老年人中并不少见,中医称之为“虚劳”或“郁病”,主要表现为心脾两虚、肝郁脾虚、脾胃虚弱、气血亏虚等症状。
中医如何认识慢性疲劳
中医认为,疲劳是人体气血阴阳失衡的表现。人体的生命活动依赖于气血的运行和阴阳的平衡。如果气血不足、运行不畅,或者阴阳失调,就会导致身体出现各种不适症状,其中疲劳就是常见的症状之一。
中医治疗慢性疲劳的具体方法
中药调理
中医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采用中药进行调理。例如,对于气血不足的患者,可以使用黄芪、党参、当归、熟地黄等中药补气养血;对于阳气不足的患者,可以使用附子、干姜、肉桂等中药温阳散寒;对于阴虚火旺的患者,可以使用生地、麦冬、玄参等中药滋阴降火。
针灸艾灸
针灸和艾灸是中医的传统疗法,可以通过刺激人体的穴位,调节气血运行,缓解疲劳。例如,针刺足三里、关元、气海等穴位,可以补气养血,缓解疲劳;艾灸治疗可以选择任脉和足太阳膀胱经上的腧穴,以关元穴、气海穴、脾俞穴、肾俞穴、足三里穴等作为施灸穴位。
推拿按摩
推拿按摩可以放松肌肉,改善关节活动度,促进血液循环。例如,按揉风池穴、太阳穴、百会穴等头颈部穴位,能很好地缓解头皮和颈部肌肉的紧张痉挛,改善脑部供血不足的情况,缓解头痛、头晕、失眠、健忘、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
食疗养生
中医食疗是缓解疲劳的一种有效方法。可以根据不同体质和症状,选择适合的食物进行调理。例如,对于气血不足的患者,可以适当多吃红枣、桂圆、阿胶等食物;对于阳气不足的患者,可以适当多吃羊肉、核桃等食物;对于阴虚火旺的患者,可以适当多吃百合、银耳、雪梨等食物。
老年人如何通过养生改善疲劳
规律饮食
老年人饮食要多样,以五谷为养,以五果为助,以五畜为益,以五菜为充,使谷果、畜、蔬菜适当搭配,营养丰富全面,延缓衰老。饮食除了食疗,还可选择药膳、膏方来强身健体,抗衰缓老。
保持良好心态
心理健康是老年人健康的重要方面。“情绪困扰”乃诸病之源,“乐则长寿”。所以平时要静心,心静则神安,神安则定,定则宽心,心宽则豁达,豁达则情绪波动减少,恬静淡泊,这就是心身康泰,活得潇洒,过得自由。平时还可多参加一些文娱活动和社交活动。多动脑筋,多培养兴趣爱好,乐观开朗则豁达,从而保持快乐的心态。
适度运动
适当的运动,强身健体,不过劳过逸。可参加一些养生运动如打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散步、游泳等,坚持做这些比较舒缓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延缓衰老。
规律生活
中医养生法则强调饭后三不急:不急着躺下、不急着吃水果、不急着运动。早起三不要:不要猛地起身、不要憋大小便、不要轻视早餐。睡前三不宜:不宜吃宵夜、不宜劳累、不宜思虑。
补充营养
营养是人体细胞活力的基本养分,营养足则新陈代谢、身体的自我修复力就会强。中老年随着肠胃消化吸收机能变弱,体内营养的流失,日常就要重视营养的补充,其中补充蛋白质是硬性。可以选择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鱼类、肉类、蛋类、奶类、豆类等。也可以选择动植物双蛋白的蛋白粉,因为动物蛋白氨基酸的种类和比例更接近人体所需,更易吸收利用;植物蛋白源于植物(大豆)含膳食纤维较丰富,有益肠道消化。
慢性疲劳虽然令人困扰,但通过中医调理和生活方式的调整,是完全可以改善的。希望张阿姨能够尝试上述方法,重新找回活力,享受健康快乐的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