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印发意见推动银发经济,2024年养老产业将破10万亿元
国务院印发意见推动银发经济,2024年养老产业将破10万亿元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要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促进事业产业协同,加快银发经济规模化、标准化、集群化、品牌化发展。这一政策的出台,不仅为养老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银发经济的蓬勃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政策引领下的银发经济新机遇
《意见》将银发经济界定为向老年人提供产品或服务,以及为老龄阶段做准备等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总和。具体来看,包含“老年阶段的老龄经济”和“未老阶段的备老经济”两个方面。这一定义充分体现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总体考虑,将“预备于老”的相关产业纳入银发经济范畴,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清晰的指引。
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潜力巨大
数据显示,预计2024年养老产业规模将突破10万亿元,并在2026年达到约13.5万亿元。这一庞大的市场规模,为银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口的消费需求正在从基本生活需求向多元化、个性化、高品质方向转变,为相关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创新模式推动产业升级
北京市西城区的嵌入式养老服务模式,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自2016年开始,西城区着力构建“三边(老年人的周边、身边、床边)四级(市、区、街道、社区)、社区居家机构相结合、医养康养相协调”的养老服务体系。通过打造社区养老服务驿站“总服务台”,划分基本养老服务网格,实现基本养老服务对象认领、签约和基本保障服务全覆盖。这种模式不仅为老年人提供了精准服务,也为养老服务机构的良性运营提供了有力支撑。
科技赋能智慧养老
科技的应用正在为银发经济插上腾飞的翅膀。工信部先后发布了两批老年人用品产品推广目录,涵盖老年服装服饰、陪护机器人、智能监测仪、多功能护理床等631个优质产品。同时,对2577个老年人常用的网站和手机APP完成改造,超过1.4亿台国产智能手机和智能电视实现了适老化改造。这些创新不仅提升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也为相关企业开辟了新的市场空间。
挑战与对策
尽管银发经济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但行业仍面临一些挑战。例如,专业人才短缺制约了服务质量的提升,服务标准化程度不高影响了行业的健康发展。针对这些问题,需要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完善行业标准体系,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
未来展望
随着政策的持续加码和市场的不断成熟,银发经济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智慧养老、老年医疗康复、老年文化教育等领域将成为新的投资热点。同时,随着“康养+”模式的不断深化,康养产业将与文旅、医疗、体育等产业深度融合,形成更加完善的产业生态。可以预见,银发经济将成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为老年人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也为社会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