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对联的平仄要求是什么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对联的平仄要求是什么

对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楹联等,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的平仄要求是其创作的重要基础,掌握平仄规律是写出优美对联的关键。本文将详细介绍对联的平仄要求,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创作对联。

平仄的要求篇一:

1、汉语的平仄和节奏

汉语平仄,说穿了就是按照汉字的四声来区分,平仄声不同的字交替使用,以达到音韵谐调,读起来抑扬顿挫琅琅上口。汉字四声有新四声和旧四声之分。现代汉语的四声为阴平(音标—)、阳平(音标/)、上声(音标v)、去声(音标)。阴平、阳平声调不高不低,不升不降,读时可以拉长声;而上声、去声的声调有高有低,有升有降,且声音短促。人们把阴平、阳平划归平声;把上声、去声划归仄声,这就是平、仄声的区别。古汉语四声为平、上、去、入,其平声在现代汉语中分解为阴平、阳平二声,上、去二声与现代汉语一致,只有入声已消失,但在我国某些地区,如上海、广东,山西等地还部分地保留着。古代汉语平、仄的划分是,平声属平声,上、去、入声属仄声。

要按照联律之要求写对联,除了明白什么是平仄以外,最好再了解点语音节奏方面的知识。何谓节奏,节奏即有规律的重复。世界上许多事物都具有节奏性,如山势的起伏、海潮的涨落、人肺的呼吸以及走路时脚步之起落等等。节奏可以给人以快感和美感。对联属于语言艺术,汉语语音本身就具有节奏性,所以对联在读法上也同样具有节奏性。下面我们通过一副例联来分析一下其中的节奏:

对江楼阁参天立
全楚山河缩地来

这是武汉黄鹤楼上的一副七言联,联中每两字或一字划为一个音步,这样读起来具有明显的节奏感。原来,汉字每一字就是一个音节,每两字或一字构成一个音步,这是联句、诗句的一种节奏规律。四言的音步为二二式;五言音步为二二一式;七言为二二二一式,余者类推。每一音步的第二字(单音步者即本字)处在节奏点上,可展现语音特色,尤为重要。明白了语音节奏是什么,再谈平仄就容易理解了。

2、对联平仄要求

为方便创作,下面列举一些常见的对联平仄格式(为表示音步所在位置,中间留出空格):

三言联:
平平 仄
仄仄 平
例 联:
重阳谷
端午桥

四言联:
平平 仄仄
仄仄 平平
例 联:
风舒柳眼
雪积梅腮
(注意,凡是本章例联中下标有“·”符号的表示古读入声今读平声。)

五言联:
(一)平平 平仄 仄
仄仄 仄平 平
例 联:
渔歌随浪涌
海货与山齐

(二) 仄仄 平平 仄
平平 仄仄 平
例 联:
生意春前草
财源雨后泉

六言联:
仄仄 平平 仄仄
平平 仄仄 平平
例 联:
紫燕黄莺布谷
红梅绿柳迎春

七言联:
仄仄 平平 平仄 仄
平平 仄仄 仄平 平
例 联:
秋月春风常得句
山容水态自成图

平平 仄仄 平平 仄
仄仄 平平 仄仄 平
例 联:
东风气暖来阳鸟
细雨春深发杏花

八言联:
仄仄 平平 平平 仄仄
平平 仄仄 仄仄 平平
例 联:
爆竹一声,人间改岁
梅花数点,天下皆春

由以上所例举的平仄格式可以看出,四言联加上三言联即:“平平仄仄”加“平平仄”;“仄仄平平”加上“仄仄平”可以得出七言联的平仄格式。
而五言联的平仄则是上例七言联前边去掉“平平”、“仄仄”的结果,同理,九言联的联律实际等于四言联“平平仄仄”加上五言联“平平平仄仄”,得出“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加上“仄仄仄平平”,得出“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余此类推,十言联等于四言联加六言联。这是一条规律,我们只要掌握了上边例举的几种平仄格式就可以了,再长的联也可以用上述方法推知。

平仄在实际应用中有几条原则需要掌握住,第一,上联尾字必须用仄声,下联尾字必须用平声;第二,上下联之间节奏点上须平仄声字对立,否则就叫做“失对”;第三,凡处在节奏点上的字不能变更平仄,否则就叫“失替”。根据以上所讲的原则,我们不妨找几副病联诊断一下病因何在。

山墅深藏,峰高树古
湖亭遥对,桥曲波皱

很明显,下联最末一个“皱”字读去声,

平仄的要求篇二:

三个关键部位从严

一、上、下联的最后一个字。

上、下联中最后一个字的要求应该严格。上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仄”声字,下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增”声字,也就是仄起平收。例:

西望瑶池降王母(仄)
东来紫气满函关(平)——李鸿章

二、词组的最后一个字。

词组是中国文字,也是对联文字的基本单位。词组大多是由两个字组成,也有由三个字组成的。例: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在这副对联里,上联的词组是:书山、有路、为径;下联的词组是:学海、无涯、作舟。抓住词组的最后一个字,就是要求山和海、路和涯、径和舟一定要平仄相对。这里除了径和舟因为是上下联的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上仄下平外,其他字的平仄只要相对就行,看,这副对联是做到了这一点的。除了词组最后一个字外,其他的字可平可仄,请看书和学、有和无、为和作,有的是平对平,有的是平对仄。

三、长联中每句的最后一个字。

长联由很多的句子组成,每一句的最后一个字必须平仄相对,这实际上是扩展了的词组的要求。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