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渡赤水:战争史上的传奇,是毛主席最得意之作,究竟神在哪里?
四渡赤水:战争史上的传奇,是毛主席最得意之作,究竟神在哪里?
毛泽东曾说,四渡赤水是他一生中的“得意之笔”。这场战役在长征途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常常被誉为战争史上的“传奇”。那么,四渡赤水究竟神在哪里?让我们一起来回顾这场经典战役。
蒋介石背后的布局高手——杨永泰
一切要从1927年说起,上海市长黄郛向蒋介石推荐了一个人——杨永泰,他被称之为是顶级的人才。1928年,蒋介石终于见到了杨永泰,给蒋介石的初印象就已经很不错了,于是蒋介石开门见山地问现在的局势该当如何?
杨永泰不慌不忙地讲了一下当时的局势,然后直击老蒋的痛点,之后又找出了老蒋的矛盾的对象,并对他们一一分析:用经济手段解决冯玉祥、用军事手段解决李宗仁、用政治手段解决阎锡山、最后用外交手段解决掉张学良。如此,就是老蒋一人称霸。
老将听后对杨永泰更加喜欢了,之后对他更是言听计从,只要是杨永泰说的话那就是绝对正确的。1934年,老蒋对红军已经发起四次围剿了,但是都在毛主席的指挥下一一化解了。这时,杨永泰又鼓励蒋介石发动第五次围剿计划。
老蒋发起的“第五次围剿计划”也是非常著名的,还有一个很大气的名字“铁桶围合”,这场围剿老蒋调集了100万兵力、200架飞机、甚至还不惜出动德国山炮以及装甲机,看来老蒋这次为了永绝后患,下足了功夫!
再来看看红军这边,当时我党苏区这边正在闹意见,军事家毛主席被共产国际打发走了,博古便掌握了政治决策权,而李德掌握军事指挥权。不是我说,这两个人加起来都没有一个毛主席管用,唯一会做的只是“纸上谈兵”。
博古在理论上的东西还算凑合,但并没有实战的经验,而李德虽然是一个资深的老兵,但他是搞情报工作的,压根就没有上过战场,在苏联的军事学院待了三年也不过是虚晃一枪。在面对100万敌军的时候,他们俩不管我军的实际情况,只管在房子里画地图,指挥红军硬碰硬。
由博古指挥的“第五次反围剿”惨败,红军很快就被打没了,博古等人见状便开始意志消沉,压根就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好在这个时候杨永泰并没有急着收网,他觉得这场战争结束得太早心有不甘。于是他向老蒋突出了新的战略思路:“给红军留一条路,让他们溃退,然后我们追着他们打!”老蒋思索再三之后便同意了这个战略。
你以为杨永泰是真的想要放过红军一马吗?当然不是咯,杨永泰之所以会提出这样的想法,是因为他已经在红军的地理位置上做了详细的分析,他判定红军溃退的路线一定的先南下、西进最后北上。
而杨永泰作为布局高手,只需要针对红军的溃退路线提前埋伏好,依旧可以将红军收入囊中。他这样做还有一个用意,那就是国民党可以借着剿共的借口,冠冕堂皇的架空白崇禧等地方军阀,占据他们的地盘,这样蒋介石才能一家独大,一举两得的事何乐不为?
于是,红军被迫开启了红军长征,地方军阀很快就发现了老蒋这出的用意,于是军阀对于溃退的红军只是假装为难一下,只要不到自己的地盘上就不会管红军。而且,红军和广东军阀还达成了“借道协议”。
本来红军长征就是一场非常耗体力的溃退,奈何李德和博古两个人太古板了,依旧没有搞清楚现在的局势,在战略转移的时候非常的在乎得失,什么东西都不能少。红军行动有多缓慢相信大家也能想象得到,就算地方军阀给红军放水,但国民党军队可不会啊。
行动缓慢的红军最终在湘粤边界上被国民党军队逮到了,而且老蒋还对地方军阀白崇禧、何健等人下了死命令:用心剿匪,否则后果自负。这下地方军阀再也不好放水,于是便有了湘江战役,这场战役给红军带来了灭顶的灾难。
虽然最后还是突破了封锁线,但是中央红军也是危在旦夕,本来八万多人的红军,这场战役之后仅剩三万余人。而红军的溃退路线一直掌握在国民党的手中,红军能够逃出生天的机会非常的渺茫,直到后来周恩来、朱德等人到达后,依旧想不出什么好的对策。
在面对生死存亡的时刻,中央红军终于开始思考造成现在这种情况究竟是哪里出了错?而掌握红军大权的博古也开始对自己的能力有所怀疑,自己真的有领导能力吗?红军的干部们也开始考虑这个问题。
遵义会议召开,毛主席掌握军事指挥权
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博古和李德的错误路线被否决,毛主席成功成为政治局常委,在这个危急关头会议上确定了两件事:一是毛主席掌管指挥权;二是北上入川,与红四军团会师,占领四川建立根据地。
首先我们要知道现在毛主席带领的这支队伍,仅有三万余人且体弱病残的人占多数,湘江战役后减员的厉害不说,战士们一直处于紧绷的状态,没有机会休整。为了加快行军的速度,部队轻装上阵,很多的重武器边跑边丢,机枪几乎没有,唯一的步兵炮也被推进了湘江。
此时红军基本上已经进入老蒋的“口袋”里面了,六面埋伏,前后夹击,一步错就是遭受灭顶之灾,简单地和大家讲讲当时的情况,在红军的东边湖南是湘军的四个师,这四个师平时什么都不干,他们只需要一步一步的往前修建碉堡、埋地雷、构建防线就可以了。
这下红军想要退守到湖南压根就是不可能的,只要红军到达湖南,即将面临的就是碉堡和地雷的“欢迎”。西边是贵州军阀的四个师,他们早已经将红军西进的路线全部封锁了。南边是薛岳率领的中央国民军,共八个师的兵力。
中央国民军要做的就是只追不打,将红军往北赶,等红军到达长江南岸无路可走的时候一举歼灭。西北方向是黔军的两个师和两个中央国民军,防止红军突袭四川。北面是刘湘的川军十四个旅,其中两个旅在川黔边境准备就绪,六个旅驻守长江,防止红军渡江。
西南方向是已经构筑好横江防线的滇军5个旅,随时准备合围,进攻红军的主力部队,让其溃败。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出来,红军如今遇到的危机有多么可怕,蒋介石的这个“天罗地网”可以说是360度无死角,如此严谨的部署和策划,换做被人还真的就没办法了,但他的对手是用兵如神的毛主席啊!
老蒋的这个局非常的精妙,东、南面红军定是难以突破的。北上是长江,又有川军的阻拦,渡江很难成功。从理论上而言,红军只能从西突围,如果成功了,老蒋的中央国民军就能顺理成章地进入西南军阀的地盘,如果不成功的话,红军就会在长江南岸“消失”。
此时双方兵力的对比是:红军三万余人,各路军阀加中央国民军共四十万人,我方毫无疑问进入了重重包围之中。不管是谁得知这样的处境都会非常的慌张,但毛主席还能非常平静地作出战略部署:野战司令部和红一、红三、红五、红九军团分三路离开遵义,进攻土城,拿下赤水县,最后北上渡江入川,一场王者之间的较量就此展开!
同年1月25日,林彪率领红一军团占领土城,向赤水县快速推进,可是没有想到的是赤水县已经被川军占领了。这支川军比之前的黔军战斗力更强、更猛,林彪带领的两个主力师部队都没有拿下来。
更让人着急的事情还在后面呢,
本文原文来自网易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