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佳节,如何安全燃放烟花爆竹?
新春佳节,如何安全燃放烟花爆竹?
1月1日,杭州湖滨步行街上发生了一起令人震惊的事件。一名22岁男子李某,为了博取眼球,在人群放飞气球期间,不顾旁人劝阻,点燃随身携带的烟花向空中喷射。所幸执勤民警及时控制,现场无人员受伤。目前,李某已被公安机关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这起事件再次敲响了烟花爆竹安全燃放的警钟。新春佳节即将到来,家家户户都准备燃放烟花爆竹庆祝。然而,这些绚丽的烟花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安全风险。
近年来,因燃放烟花爆竹导致的安全事故屡见不鲜。2023年7月,某地一家养猪场发生非法生产烟花爆竹爆炸事故,造成7人遇难。2019年春节期间,某地便利店因非法经营烟花爆竹引发火灾,造成5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约496万元。2022年12月,某地非法运输烟花爆竹车辆爆燃,致2人死亡。2023年1月,一名7岁男童被邻居扔偏的炮仗炸伤,导致右臂截肢,右脸右耳缝合十多针。这些触目惊心的案例,无不警示我们:烟花爆竹虽能带来短暂的视觉享受,但其背后的安全隐患不容忽视。
面对这些风险,各地纷纷出台严格的管理措施。重庆市潼南区、西安雁塔区等地都加强了禁放管理。广东佛山、河南郑州等地则允许在特定时间和区域燃放。以郑州为例,腊月二十三至正月十五期间,每天7点到晚上11点可以燃放,但重污染天气期间禁止燃放。这些规定既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又兼顾了安全和环保的考量。
燃放烟花爆竹不仅存在安全隐患,还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它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有害气体,以及各种金属氧化物的粉尘,严重污染空气,刺激呼吸道,引发呼吸系统疾病。同时,巨大的噪音会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对心脏病患者尤其危险。此外,燃放后的废弃物还会造成资源浪费,增加城市清洁负担。
那么,如何才能安全、文明地庆祝节日呢?首先,要严格遵守当地关于烟花爆竹燃放的规定。其次,选购时要选择正规渠道,认准C、D级低危产品。燃放时要在指定区域,避开人群密集和易燃物,儿童要在成人监护下燃放。最后,不妨考虑用电子鞭炮、光影秀等更环保的方式替代传统烟花,既能营造节日氛围,又安全无污染。
新春佳节,安全第一。让我们从自身做起,遵守规定,选择更安全、环保的庆祝方式,共同守护我们的家园,让节日的喜悦与平安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