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骨质疏松性疼痛诊疗与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推荐疗法
《老年骨质疏松性疼痛诊疗与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推荐疗法
骨质疏松性疼痛是老年人常见的骨骼系统疾病,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并已成为公共健康问题。据统计,我国50岁以上人群中骨质疏松症发生率为19.2%,其中女性32.1%,男性6.9%;65岁以上人群中发生率为32.0%,女性51.6%,男性10.7%。我国目前患病人数约9000万,女性约7000万。
《老年骨质疏松性疼痛诊疗与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由相关领域专家制订,在国际实践指南注册与透明化平台注册,编号:PREPARE-2024CN121。采用GRADE证据分级标准,由专家组投票产生共识推荐强度,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参考价值。
一般治疗
适量运动可增强肌肉力量和关节稳定性,改善气血循环。推荐散步、太极拳、瑜伽等低强度活动。保持良好坐姿,避免长时间低头,减少关节和肌肉的压力。均衡饮食提供必要营养,多吃富含钙、维生素D的食物(如牛奶、豆腐、鸡蛋),帮助维持骨骼和肌肉健康。
药物治疗
降钙素:降钙素是一种钙调节激素,能抑制破骨细胞的生物活性,减少破骨细胞数量,减少骨量丢失并增加骨量。降钙素还能明显缓解骨痛,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或骨骼变形所致的慢性疼痛,以及骨肿瘤等疾病引起的骨痛有效。降钙素的使用方法包括皮下或肌内注射、鼻喷剂等。
双膦酸盐:双膦酸盐是骨吸收抑制剂,可抑制破骨细胞前体的募集,抑制破骨细胞的成熟、功能和存活,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和诱导破骨细胞凋亡,从而抑制骨吸收。双膦酸盐的使用方法包括口服和静脉注射。
RANKL抑制剂:RANKL抑制剂是一种新型骨吸收抑制剂,通过与RANKL结合,阻止其与破骨细胞前体表面的受体RANK结合,抑制破骨细胞的形成、功能和存活,从而抑制骨吸收。RANKL抑制剂的使用方法为皮下注射。
镇痛药物
对于中重度疼痛,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轻度疼痛可用对乙酰氨基酚或非甾体抗炎药。中重度疼痛考虑阿片类药物,并从低剂量开始。
神经阻滞和微创介入手术
神经阻滞:通过阻断神经传导,缓解疼痛。适用于特定部位的疼痛,如椎体压缩性骨折引起的疼痛。
微创介入手术:对于一些复杂的病例,可以考虑微创手术治疗。例如,椎体成形术和后凸成形术等,可以有效缓解疼痛,恢复椎体高度和脊柱稳定性。
日常管理建议
保持正确姿势:避免长时间低头或弯腰,减少对脊柱的压力。
适度运动: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拳等,增强肌肉力量和关节稳定性。
合理饮食:保证充足的钙和维生素D摄入,多吃富含这些营养素的食物,如牛奶、豆腐、鸡蛋等。
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潜在疾病,尤其是骨密度和颈椎方面的检查。
总之,老年人可通过运动、饮食调整、中医理疗等方式缓解疼痛,同时注意定期体检和合理用药,在必要时寻求专业医疗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