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医调理虚汗心慌,这些方法最实用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医调理虚汗心慌,这些方法最实用

引用
搜狐
14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760243513_121119352
2.
https://m.baidu.com/bh/m/detail/ar_5383829611695273929
3.
http://m.baidu.com/bh/m/detail/sv_17657573037663603405
4.
https://www.ngrcanada.com/post/%E5%BF%83%E6%82%B8%EF%BC%8C%E5%BF%83%E6%85%8C%EF%BC%8C%E6%B0%94%E7%9F%AD%EF%BC%8C%E8%87%AA%E6%B1%97%E6%80%8E%E4%B9%88%E5%8A%9E%EF%BC%9F
5.
https://www.qdslyy.cn/jkzx_view.aspx?id=91233
6.
https://www.dongfangyy.com.cn/Html/News/Articles/10896.html
7.
https://www.dmu-1.com/index-article-detail-id-10101
8.
http://www.ytszyy.com.cn/article/483/68.html
9.
6763b5d8000000000b016531
10.
6760c7140000000013008e92
11.
6762b3ed00000000140231ac
12.
675bf116000000000402a4aa
13.
67618a97000000000b020ebd
14.
http://cq.news.cn/20241204/c9936e158aca4dcfbed7bb83e0ac1139/c.html

虚汗心慌是许多人常遇到的身体不适症状,中医认为这些症状多由气虚、阴虚或心脾两虚引起。通过中医调理,可以有效改善这些症状,让身体恢复平衡。

01

中医理论解释

在中医理论中,虚汗分为自汗和盗汗两种。自汗是指白天不因劳动、穿衣厚或炎热而汗自出,或稍微运动则大汗淋漓;盗汗是指入睡后出汗,醒来后出汗停止。心慌则表现为心中悸动不安,心跳异常,或快或慢,或跳动过重,或忽跳忽止。

虚汗和心慌的产生,多与气虚、阴虚或心脾两虚有关。气虚则固摄无力,导致汗液外泄;阴虚则虚火内生,迫汗外泄;心脾两虚则气血不足,心神失养,从而引发心慌。

02

中药调理方案

针对虚汗和心慌,中医提供了多种中药调理方案:

  • 玉屏风颗粒:由防风、黄芪、白术组成,具有益气固表止汗的作用,适用于表虚不固、自汗恶风、面色白或体虚易感风邪者。

  • 虚汗停颗粒:由黄芪、浮小麦、大枣、糯稻根、牡蛎组成,具有益气养阴、固表敛汗的作用,适用于气阴不足之自汗、盗汗及小儿盗汗。

  • 生脉饮:由红参、麦冬、五味子组成,具有益气复脉、养阴生津的作用,适用于气阴两亏、心悸气短、自汗等症。

  • 牡蛎散:由牡蛎、黄芪、麻黄根组成,具有敛阴止汗、益气固表的作用,适用于自汗、盗汗、虚烦不安等症。

  • 归脾丸:由党参、炒白术、炙黄芪、炙甘草、茯苓、远志、炒酸枣仁、龙眼肉、当归、木香、大枣组成,具有益气健脾、养血安神的作用,适用于心脾两虚、气短心悸、失眠多梦、头昏头晕、肢倦乏力、自汗、盗汗等症。

03

针灸疗法

针灸是中医调理虚汗心慌的重要方法,常用的穴位包括:

  • 内关穴:位于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具有宁心安神、理气止痛的作用。

  • 神门穴:位于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具有镇静安神的作用。

  •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具有健脾和胃、调中理气、扶正培元的作用。

  • 心俞穴:位于背部,当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具有宁心安神的作用。

  • 膻中穴:位于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具有宽胸理气的作用。

  • 厥阴俞穴:位于背部,当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具有宁心安神的作用。

  • 三阴交穴:位于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具有调和肝脾肾的作用。

04

食疗调养

中医强调食疗在调理虚汗心慌中的重要作用,推荐以下食材:

  • 红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

  • 桂圆:补心脾,益气血,健脾胃,养肌肉。

  • 莲子:补脾止泻,养心安神。

  • 百合:养阴润肺,清心安神。

  • 酸枣仁:养心安神,敛汗。

  • 合欢花:解郁安神,活血消痈。

  • 大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

  • 乌梅:敛肺,涩肠,生津,安蛔。

此外,还可以饮用医院自制的“补气养血宁心方”茶饮,其中包含酸枣仁、合欢花、百合、大枣、乌梅等多种药食同源的养心食材。

05

生活方式调整

除了药物和食疗,调整生活方式也是中医调理的重要环节:

  • 规律作息: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

  • 清淡饮食:避免辛辣油腻食物,多吃新鲜蔬菜。

  • 适度运动:如太极拳、八段锦等,有助于增强体质。

  • 情志调摄: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 避免过度劳累:劳逸结合,避免过度消耗体力。

虚汗心慌虽是常见症状,但若调理不当或症状持续,应及时就医,以便明确病因并接受针对性治疗。中医调理注重整体平衡,通过中药、针灸、食疗和生活方式调整,可以有效改善虚汗心慌,提高生活质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