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卫健委2024糖尿病饮食指导:科学控糖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卫健委2024糖尿病饮食指导:科学控糖

引用
新浪网
10
来源
1.
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4-12-28/doc-ineayshx1720243.shtml
2.
https://app.xinhuanet.com/news/article.html?articleId=c8307b66c6fb9928857e9687474f4015
3.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HR57QS30556ABX5.html
4.
https://news.qq.com/rain/a/20240329A0317U00
5.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725/13/22221674_1129645502.shtml
6.
http://www.zxyy.cn/content/2024/rjlm6_1/34612.html
7.
675d99e6000000000603aac3
8.
6763d3f7000000000b017a00
9.
https://www.acondiabetescare.com.cn/health_cont.aspx?id=760
10.
https://fswjw.fushun.gov.cn/jkcs/20240723/8a531147-c181-4721-be18-f68c70b9cc20.html

2024年7月,国家卫健委发布了最新版的《高血糖症营养和运动指导原则》,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了权威的饮食指导。其中,关于主食摄入的三个要点——“不低碳”、“低生糖”和“粗细配”,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那么,这三个看似简单的概念背后,究竟蕴含着怎样的科学道理?又该如何在日常饮食中落实呢?

01

不低碳:碳水化合物供能比应控制在45%-60%

“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曾经在控糖和减重圈中风靡一时,但最新的研究和指南却给出了不同的建议。国家卫健委明确指出,膳食中碳水化合物的供能比应控制在45%-60%之间,不建议长期采取低碳水化合物饮食。

这一建议并非空穴来风。《中国超重/肥胖医学营养治疗指南(2021)》指出,低碳水化合物饮食虽然在短期内有助于减重和血糖控制,但其长期安全性和有效性尚不明确。而《中国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更是明确指出,长期采取高碳水化合物摄入(供能比>70%)或低碳水化合物摄入(供能比<40%),均有可能增加死亡风险。

这并不意味着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完全不能碰。对于部分超重/肥胖的人群,在医生评估后,可以考虑阶段性地采取这种饮食策略。关键在于“不长期”,避免潜在的健康风险。

02

低生糖:选择低GI和低GL的食物

既然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无法长期执行,那么,有没有既能长期坚持又能有效控糖的饮食策略呢?答案是肯定的,这就是“低升糖饮食”。

“升糖指数(GI)”和“血糖负荷(GL)”是衡量食物对血糖影响的重要指标。GI值反映食物与葡萄糖相比的升糖能力,而GL值则综合考虑了食物的GI值和碳水化合物含量。《中国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指南(2022版)》明确指出,长期坚持低GI/低GL饮食有利于血糖控制,甚至可能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

03

粗细配:全谷物和杂粮占主食一半以上

对于不想费力计算GI和GL的朋友们,2024版《高血糖症营养和运动指导原则》提供了一个简单实用的解决方案:在制作主食时注意“粗细配”,确保每顿主食中至少有一半是全谷物、杂粮等“粗粮”。

全谷物和杂粮富含膳食纤维,可以延缓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从而避免血糖大幅升高。例如,燕麦、糙米、藜麦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将这些粗粮与精制米面搭配食用,不仅口感丰富,更有助于血糖稳定。

04

实用建议:从食材到搭配

除了遵循“不低碳”、“低生糖”和“粗细配”这三个原则,糖尿病患者在日常饮食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 食材选择:优先选择低GI的主食,如糙米、燕麦、荞麦等。蔬菜应以深绿色为主,每天摄入量不少于500克。水果则需根据血糖控制情况适量食用,推荐选择樱桃、李子、草莓等低GI水果。

  2. 食物搭配:避免“碳水炸弹”组合,如土豆丝配米饭、馒头配稀饭等。推荐采用荤素搭配的方式,先吃蔬菜再吃肉类,最后再吃主食。

  3. 用餐方式:少量多餐,每天可分5-6餐进食。注意用餐顺序,先喝清淡的汤,再吃蔬菜和肉类,最后吃主食。

  4. 注意事项:烹饪时尽量保持食物的完整形态,少加水,采用急火快煮的方式。避免食用油炸主食和高盐食物。

05

真实案例:从7.3到5.0的转变

小张是一位90后糖尿病患者,最初在体检中发现血糖高达7.3,但并未引起重视。直到出现口渴、乏力等症状,血糖升至14时才开始积极治疗。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运动量,小张的血糖逐渐下降,如今已稳定在5点多的正常范围。

小张的转变并非个例。越来越多的糖尿病患者通过科学的饮食管理,成功控制了血糖水平,提高了生活质量。正如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最新指南所强调的,合理的饮食是糖尿病管理的重要一环。通过遵循“不低碳”、“低生糖”和“粗细配”这三个原则,结合具体的食材选择和用餐方式,糖尿病患者完全可以实现科学控糖,享受健康生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