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龙泉剑:从春秋战国火到现在

创作时间:
2025-01-21 19:13:13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龙泉剑:从春秋战国火到现在

“龙泉颜色如霜雪,良工咨嗟叹奇绝。”这句诗描绘的正是中国古代十大名剑之一的龙泉剑。龙泉剑,又名龙渊剑,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距今已有二千六百多年的历史。它不仅是兵器,更是权力、地位和文化的象征,承载着深厚的历史与文化价值。

01

欧冶子铸剑:龙泉剑的传奇诞生

相传春秋战国时期,铸剑大师欧冶子在龙泉地区发现优质铁矿和甘泉,历经艰辛铸造出三把宝剑——“龙渊”、“泰阿”、“工布”。其中,“龙渊”因锋利无比而闻名,后改名为龙泉剑。

据传,欧冶子和干将为铸此剑,凿开茨山,放出山中溪水,引至铸剑炉旁成北斗七星环列的七个池中,是名「七星」。剑成之後,俯视剑身,如同登高山而下望深渊,飘渺而深邃仿佛有巨龙盤卧。是名「龙渊」。故名此剑曰「七星龙渊」,简称「龙渊剑」。唐朝时因避高祖李渊讳,便把「渊」字改成「泉」字,曰「七星龙泉」,简称「龙泉剑」。

02

文化象征:诗词歌赋中的龙泉剑

龙泉剑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常被提及,代表忠诚、勇敢等高尚品质。例如李白诗句“宁知草间人,腰下有龙泉”就赋予了龙泉剑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诗词歌赋中,龙泉剑不仅是兵器,更是君子品德的象征,寄托着文人墨客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03

精湛工艺:二十八道工序打造神兵利器

龙泉剑的制作工艺极为复杂,从炼、锻、铲、锉,到刻花、嵌铜、冷锻、淬火、磨光……一把宝剑的诞生,仅剑身铸造就需要经过28道严苛且精细的工艺。剑匠们在温度高达上千摄氏度的熔炉里,将铁英砂炼成生铁,再将之炒炼成一种可大幅增强剑身强度的炒钢块。此后,铸剑师需要组合几块含碳量不同的熟铁块和炒钢块,经入炉加热后,再进行反复折叠锻打,最终锻制成剑身。

剑的神韵,多体现在花纹上。因为由不同的铁块复合锻造而成,再加上不同工匠的折叠锻打方式有差异,剑身上会呈现出明暗层次,也就形成了所谓“高山”“深渊”“流水”“龟纹”等花纹。这种名为“异光花纹”的纹理,诉说着龙泉宝剑历经千锤百炼而成的精巧,也彰显着铸剑师一丝不苟的匠心。

04

现代传承:从传统工艺到文化创新

尽管两千多年来,龙泉宝剑锻制技艺在传承中不断发展,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刀、剑产业渐渐不复冷兵器时代的荣光。新中国成立之前,因为国内战争频繁、人民生活贫困,龙泉剑产业几近凋零。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传统工艺品高度重视,龙泉宝剑迎来了“新生”。进入新世纪后,得益于全省对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发展工作的日益重视,龙泉宝剑产业蓬勃兴起。2006年,龙泉宝剑锻制技艺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如今,龙泉宝剑这个历史经典产业的从业人员达1.6万余人,产值突破10亿元,已然成为龙泉独具特色的优势产业,不仅为当地百姓带来丰厚的经济收益,更激发出龙泉人民对于这一文化瑰宝的自豪与自信。

令人振奋的是,时至今日,创新的基因依然在传承。比如龙泉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陈阿金不满足于对传统样式一成不变的复刻,将陨铁与钢铁以传统手工艺糅合锻打出一把“玄陨剑”,使得剑的花纹更为奇特,并且磨之不去。

又如,让形式更潮一些。对于历史经典产业而言,紧跟潮流、勇于跨界,适应市场,活化古老非遗是焕新密码。如龙泉宝剑由单一的传统刀剑向健身剑、日用刀剑、动漫影视刀剑、健身刀剑等领域拓展。2023年,电影《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里主角们手持的各式宝剑,便是出自龙泉匠人胡小军团队之手。

再如,让融合更深一些。运用交叉思维,将“非遗”与文旅项目进行深度融合,同样是传统产业打开新局面的一把“钥匙”。这几年,龙泉在挖掘、阐释宝剑文化价值的基础上,打造了一系列凸显传统、激发共情的文旅项目及相关产品,包括龙泉宝剑小镇、文创旅游纪念品等,持续增强人们对非遗文化的认知、想象和体验。

熊熊炉火淬匠心。当古老智慧与现代精神汇聚、融合,龙泉宝剑将始终焕发熠熠光彩,于“锋芒”中孕“风华”。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