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氧治疗全攻略:原理、病症范围及安全须知
高压氧治疗全攻略:原理、病症范围及安全须知
氧气是人与动物生存的必备要素。任何活动都需要消耗能量,这些能量有的来自糖类,有的来自蛋白质,但都需要氧气参与氧化分解这一过程。人体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喝水不进食能活7天,不进食不喝水能活3天,但没有氧气就丧失了生的希望。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高压氧治疗!
什么是高压氧?有什么作用?
高压氧治疗,就是在高于一个大气压的高压氧舱环境中,吸入高浓度的氧来治疗疾病的过程。高压氧的主要功效是改变机体对氧的摄取和利用方式,改善组织缺氧,使血氧含量增加,促进细胞的恢复和生长,从而改善机体缺氧状态,而且高压氧不仅能促进侧支循环形成,保护神经细胞,还能修复血管的某些病理改变,对于脑缺血患者的治疗十分有效。
高压氧能治疗哪些疾病?
急诊科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氰化物中毒、心肺复苏后急性脑功能障碍、减压病、气栓症、破伤风、厌氧菌感染、危兆皮瓣、骨筋膜间室综合征、挤压伤、断肢(指、趾)术后血运障碍。
神经外科
颅脑损伤(脑震荡、脑挫裂伤、脑干损伤、弥漫性轴突损伤)、颅内血肿及清除后、脊髓损伤、脑出血清除术后、脑水肿。
神经内科
缺血性脑血管病、脑出血恢复期、植物状态、病毒性脑炎后遗症、面神经炎、运动神经元病、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氏病、血管神经性头痛、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
耳鼻喉科、眼科
突发性耳聋、耳鸣、声损性、噪声性耳聋、美尼尔氏综合征。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急性中心性视网膜脉络膜炎、急性眼底供血障碍。
创伤骨科
骨筋膜间室综合征、挤压伤、断肢(指、趾)术后血运障碍 、骨折不愈合、脊髓炎、脊髓损伤、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水肿。
放疗科
放射性骨坏死、软组织放射性坏死、放射性出血性膀胱炎、放射性直肠炎、放射性下颌损伤。
烧伤整形科
糖尿病感染性溃疡、糖尿病足、坏疽性脓皮病、压疮、烧伤、冻伤、慢性静脉溃疡。
亚健康人群的保健
记忆力减退、注意力涣散、头晕、目眩、疲倦乏力、失眠、脑疲劳、白领脑力劳动者、美容、预防老年病、高原反应、玫瑰糠疹。
高压氧治疗疾病的原理
- 高压氧下血中的物理溶解氧量显著增加,提高血氧张力;
- 高压氧能调节血管的舒收缩功能,增加缺血区血流量和椎-基底动脉供血量;
- 高压氧增强微循环血液流变性功能,改善缺血、缺氧组织血供,促进侧支循环的建立;
- 高压氧对细菌,尤其是厌氧菌有抑制作用;
- 高压氧对体内气泡或禁锢于体内气体引起的疾病有治疗作用;
- 高压氧下能提高血氧弥散速率,增加有效弥散半径,克服组织的氧供障碍;
- 高压氧对放射和化学药物治疗肿瘤敏感性有促进作用;
- 高压氧有利于损伤组织的修复和伤口的愈合。
高压氧治疗的整个过程是什么?
高压氧治疗分为三个阶段:加压、稳压、减压。
加压阶段:舱内温度升高,舱内压力增加,耳膜内外压力有变化,叮嘱患者采取打哈欠、吞咽动作或者捏鼻子鼓气,来调整耳压。如调节还无法缓解,通过语音器告知操舱人员,减慢加压速度或者稳压后再调节耳压。
稳压阶段:舱内压力不再变化,患者坐在沙发上,可戴好面罩吸氧,平静呼吸,避免呼吸过快,过深。
减压阶段:舱内温度降低,舱内压力下降,耳膜内外压力在变化,叮嘱患者打哈欠、吞咽、咀嚼口香糖等来调节耳压,避免憋气,用力咳嗽,以免引起肺气压伤。
调整耳压的方法
加压时,外耳道压力有变化,耳朵有鼓胀感或声音遥远,打哈欠、吞咽、捏鼻子鼓气(最有效的方法)。捏鼻子鼓气。闭上嘴、捏住鼻子、向两侧耳部鼓气,感觉两耳膨胀感再松手,接着再做吞咽动作。
做高压氧期间的注意事项
- 做高压氧治疗前由专科医生判断是否适合做高压氧。
- 进舱前不要喝太多水,避免治疗时想上厕所。避免吃产气类食物,比如:豆制品、油炸食品、碳酸饮料等。
- 进舱前拿出随身携带的任何电子产品、手机、易燃易爆物品。
- 加减压时要做好耳压调节。减压时避免屏气,根据温度变化及时调整衣物。
- 高压氧治疗完可以洗热水澡或者喝热水,不建议短时间内做剧烈活动。
高压氧治疗绝对禁忌症
- 未处理的气胸;
- 服用双硫仑药物;
- 同时服用抗肿瘤药物(博来霉素、阿霉素、顺铂);
- 早产儿和低体重儿。
存在不安全因素,不适合进舱情况
1.重度上呼吸道感染。
2.肺大疱、重度肺气肿。
3.重度鼻窦炎。
4.支气管扩张。
5.血压过高者(160/100mmHg)。
6.心率过慢小于50次/分。
7.心脏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
8.视网膜脱落。
9.早期妊娠(三个月内)。
10.幽闭空间综合征。
11.未处理的恶性肿瘤。
12.未处理的活动性出血。
13.青光眼。
本文原文来自濮阳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