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查村:黎族最后的精神家园
白查村:黎族最后的精神家园
在海南岛西部的玉龙山山脉盆地中,藏着一个被誉为“黎族最后的精神家园”的地方——白查村。这里保存着海南规模最大、最完整的黎族船型屋群落,87座茅草房如倒扣的木船,静静地诉说着黎族先民的历史记忆。
船型屋:黎族文化的活化石
船型屋是黎族最古老的民居形式,其历史可追溯至3000多年前。相传,黎族祖先渡海而来,上岸后将木船翻转作为居所,后人便仿照船形建造房屋,以示纪念。这些船型屋不仅是一种居住方式,更凝结着黎族先民的建筑智慧和文化记忆。
独特的建筑艺术
船型屋的外形狭长低矮,屋顶覆盖厚厚的茅草,几乎延伸至地面。屋内没有窗户,只在“船头”和“船尾”设有对开门,既通风又保暖。屋内中央立有三根高大的柱子,象征男人,两侧各立三根稍小的柱子,象征女人,体现了黎族社会中男女平等的观念。
这种独特的建筑结构不仅美观,还兼具实用性。茅草屋顶厚实,能有效隔热保温,使房屋冬暖夏凉。屋内地面用泥土夯实,坚固耐用。整个建筑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展现了黎族先民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哲学。
文化传承的守护者
随着时代的变迁,黎族人逐渐搬离了传统的船型屋,住进了现代化的砖瓦房。但船型屋作为黎族文化的象征,其价值日益凸显。目前,白查村拥有23名船型屋营造技艺传承人,其中1名为国家级传承人。东方市每年举办10期船型屋营造技艺培训班,每年新增培养传承人10人,为这一古老技艺注入新的生机。
文旅融合的新篇章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和体验黎族文化,白查村在保护传统的同时,也在积极探索文旅融合的新路径。村里新建了白查驿站、白查博物馆、文创展销馆、黎族手工坊和黎族美食品鉴馆、黎族特色民宿、研学教育基地等旅游接待设施。游客不仅可以近距离观赏船型屋,还能亲身体验黎锦编织、黎陶制作等传统技艺,品尝地道的黎族美食,感受纯正的黎族风情。
白查村的故事,是黎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缩影。在这里,每一座船型屋都承载着历史的记忆,每一道茅草都凝聚着先民的智慧,每一位传承人都肩负着文化延续的使命。走进白查村,仿佛穿越时空,与黎族先民对话,感受那份独特而悠长的黎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