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我在古代开超市》下架背后:监管重拳出击

创作时间:
2025-01-22 09:35:16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我在古代开超市》下架背后:监管重拳出击

近日,一部名为《我在古代开超市》的微短剧因内容低俗被全网下架,引发广泛关注。这部由广西山海星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制作的短剧,因包含不雅情节和擦边内容,违反了网络视听节目相关规定,遭到监管部门严厉处理。

这并非个案。随着短视频平台的兴起,微短剧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但同时也暴露出诸多问题。据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数据显示,2021年微短剧全年备案数量仅为398部,而到了2022年这一数字已飙升至2775部。在巨大商业利益驱动下,一些制作方为了吸引眼球,不惜采用低俗、擦边等违规内容,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

针对这一现象,监管部门重拳出击。自2024年6月1日起,《关于微短剧备案最新工作提示》正式实施,对微短剧实行“分类分层审核”制度。根据投资额将微短剧分为100万元及以上、30-100万元、30万元以下三个层级,分别由总局、省广电及平台负责审核。这一举措标志着微短剧正式纳入规范化管理轨道。

除了分类审核,监管部门还针对微短剧存在的突出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整治措施。例如,针对“霸总”和中老年题材微短剧的过度商业化倾向,以及微短剧片名审核不严等问题,广电总局接连发布管理提示,要求平台加强内容把关。微信、抖音、快手等主要平台积极响应,下架了一批违规短剧,并对相关小程序进行整顿。

北京交通大学教师龚家琦和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周逵指出,“小程序类网络微短剧,有高度复杂的主体,高度多元的链路,监管起来头绪更多、面临的环境更加严峻。”面对这一挑战,监管部门不断创新治理方式。2022年11月起,广电总局开展为期三个月的“小程序”类网络微短剧专项整治行动。此后,各大平台持续加大治理力度,如快手切断第三方小程序跳转,微信公众平台则要求短剧从业者缴纳保证金。

专家表示,加强内容监管不仅是为了净化网络环境,更是推动行业健康发展的必要手段。北京邮电大学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传播学系副教授蒋淑媛认为,“政府应该在这方面进行规范,付费额度不能超出一定的限度。”

面对日益严格的监管环境,微短剧行业正加速转型升级。一方面,制作方纷纷加大内容创作力度,提升作品质量;另一方面,平台也在积极探索新的商业模式。例如,IAA(In-App Advertisement)模式快速崛起,为优质内容提供了更广阔的生存空间。据统计,2024年上半年IAA短剧领域的日广告消耗量已飙升至2000万级别,占整个短剧市场大盘的30%,预计年底将达到50%。

与此同时,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技术的引入为微短剧创作插上了科技翅膀。2024年3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我国首部AI全流程制作的微短剧《中国神话》,展示了技术与艺术融合的新可能。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副局长董昕表示,要“打通大屏和小屏,让优质的微短剧大小屏同播成为常态”。在政策引导下,越来越多的优质微短剧开始登上卫视平台,甚至出现在黄金档。据统计,截至2024年11月,已有超30部微短剧在省级卫视播出。

面对新的发展形势,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微短剧行业正站在新的起点上。只有坚持内容为王,不断创新突破,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未来,随着监管体系的不断完善和行业自律的加强,微短剧有望成为主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观众带来更多优质内容。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