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协同创新研究院助推低空经济起飞
青岛协同创新研究院助推低空经济起飞
近日,青岛协同创新研究院在低空经济领域取得重要进展。通过与中国铁路通信信号股份有限公司的合作,成立了通号青铁低空交通(青岛)科技有限公司,旨在推动低空飞行管控和服务平台的研发与建设。这一举措不仅加速了青岛市低空经济的发展,也为未来的智慧城市建设和技术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持。青岛市政府正积极推动此类项目,力争在新兴产业发展中占据先机。
青岛协同创新研究院布局低空经济
通号青铁低空交通(青岛)科技有限公司由青岛地铁、通号城交联合青创研投共同成立,注册在崂山区,将与青岛地铁集团下属城市轨道交通科技公司一并作为低空经济创新双平台实施主体,全面负责低空经济科研创新工作。该公司将聚焦低空飞行管控平台及服务平台,加快推进青岛市低空飞行管理服务中心建设。目前已开发完成低空管控平台系统1.0版本,现正在通号低空空域管控实验室进行系统级成果验证,将围绕该平台推进市级飞行服务管理平台建设。
青岛低空经济产业现状
青岛在低空制造产业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聚集了一大批知名企业,如亿航智能、远度智能、欧森、瑞智飞控、中航智等。青岛不仅能够制造无人机、直升机和固定翼飞机,部分产品还销往海外市场。据统计,青岛低空制造产业年产值已达83亿元,预计到2026年将突破200亿元。
在技术创新方面,青岛企业不断突破。例如,蔚蓝空间飞行器有限公司研发的“云帆-2”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在平度慈航机场完成首秀。该机型采用全电力驱动及全倾转旋翼布局设计,最大起飞重量为2000千克,有效载荷500千克,并具备长达300千米的最大航程。其最高飞行速度可达每小时450公里,在全倾转旋翼技术的加持下,对比其他飞行器,“云帆-2”不仅具备了无需跑道起飞、空中悬停以及长距离快速飞行的能力。同时,它还具有大载重、高速度、高效能、低成本等特点,并展现出了极强的稳定性。工作人员介绍,这款飞行器能够承载五至六名成年人,未来有望实现一小时内从青岛飞抵济南。
在应用场景方面,青岛低空经济已经涵盖多个领域。例如,植保无人机在农业领域广泛应用,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还提升了作物产量。在物流领域,无人机配送和低空物流提高了运输效率,降低了成本。在旅游领域,空中游览项目为游客提供了独特的观光体验,文旅监控则保障了活动现场的交通和消防安全。
低空经济对青岛未来发展的意义
低空经济对青岛未来发展的意义重大。首先,低空经济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低空飞行管控平台的建设,可以实现对低空空域的精细化管理和智能化调度,为智慧城市提供新的基础设施。其次,低空经济将推动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低空制造产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完善,还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此外,低空经济还将为青岛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例如,低空物流和低空旅游等新业态的兴起,将为青岛的现代服务业注入新的活力。
展望未来
展望未来,青岛低空经济的发展前景广阔。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低空经济将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例如,低空交通有望成为未来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低空物流将为电商和快递行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低空旅游将为旅游业开辟新的发展空间。然而,低空经济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安全监管、空域管理、技术标准等问题。因此,在推动低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坚持科技创新和安全监管并重的原则,确保低空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