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泳 vs 游泳:谁更能挑战你的极限?
冬泳 vs 游泳:谁更能挑战你的极限?
1月11日上午,2025年国际冬泳世界挑战赛(济南站)暨第十二届中国济南冬季畅游泉水国际公开赛在大明湖开幕。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在泉水中开展的冬泳比赛,济南冬季畅游泉水国际公开赛已经走过了十多年的历程,吸引了来自全世界各地的冬泳选手,这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会,更是一场跨越国界的文化之旅。
今年20岁的卢岸峰来自淄博,在今天上午的300米公开水域男子A组的比赛中,他夺得了冠军。卢岸峰表示,这是他第一次参加冬泳比赛,“我平时有游泳的习惯,已经坚持了大约10年了吧,但是之前从来没尝试过冬泳,这次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重在参与,感受一下。”
卢岸峰告诉新黄河记者,在户外游冬泳与泳池游特别大的区别,感受非常不一样,“在泳池游得快,不一定能在这里游得快,水很冷,下去呼吸的时候感觉就很不同。在比赛之前,我也没有尝试过下水,今天的比赛就是我个人的冬泳初体验。冬泳对于身体和心理都是极大的挑战,在泳池里游泳就相当于健身,提升自己的身体素质,室外的冬泳更多的是对意志品质的考验和挑战。”
这是卢岸峰第一次来济南,在一年一度仅开放一次畅游大明湖的冬泳比赛中,夺得了所在组别的冠军,卢岸峰认为自己很幸运,直呼“没白来”。谈及在泉水中游泳,卢岸峰夸赞了大明湖的水质,“这里水质真的很好,比其他好多公开水域的水质都要好,特别清澈,游泳过程中能在水里看到自己的手。”
记者:赵晨 摄影:王章华 编辑:王倩 校对:王菲
冬泳:生理极限的全面挑战
冬泳,被誉为“勇敢者的运动”,其独特之处在于将人体置于极端低温环境中,激发身体的潜能。研究表明,冬泳对生理系统的挑战是全方位的:
神经系统:冬泳时,人体在极低的冷水中游泳数分钟后,冷觉感受器借助神经系统传致大脑皮层,又即刻反射到身体产热系统,其中神经系统围绕着热量消耗采取一系列对身体的保暖措施。如交感神经兴奋,使心跳加快,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呼吸加深,使肺活量增加,消化系统的活跃使合成代谢增强,为热量消耗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身体的各部温度都明显地下降。从医学实验的结果上看,人体在遇到外界剧烈寒冷刺激时,机体会有兴奋期增强、兴奋期衰减、完全麻痹期三种反应而人体温从37℃下降到34℃时是机体的兴奋期增强,在此阶段能使中枢神经处于兴奋状态,植物神经功能亢迸。此时许多体温调节机构发挥作用以增加产热和减少散热。冬泳的刺激范围恰好就是这一阶段,这就使得机体获得对外界骤变的兴奋性和反应能力。
心血管系统:冬泳能有效地促进人的心血管系统的机能,安静时,人体血管里流动的血液约占机体血液总量的55~75%,其余血液均贮存肝、脾及骨髓等血库里备用。如在皮下血管里约有10%脾脏内约有15%,肝脏内约有25%。冬泳时,在强烈的冷刺激下,大部分血液被动员出来参加血液循环。尤其是皮下血管急剧收缩,大量血液从大静脉流入心房,加之水对身体的压力导致呼吸加深,内脏器官血管扩张,使心脏充满回心血液。随后又驱使心脏强有力地收缩,使大量的血液从内脏流回体表。此时小动脉受到水的按摩,使心脏射血时外周阻力减小,皮下血管迅速扩张,然后依靠心脏“泵”的作用,把大量的血液运向体表血管,就这样一张一弛周而复始地运动着,从而锻炼了心血管的机能。
呼吸系统:冬泳时人体受到强冷刺激就会不由自主的急促呼吸,使胸廓承受较大的水的压力同时耍克服较大的阻力。由于此时水的密度较常温下的密度要大,因此身体受到的压力较大。这样吸气时就要用更大的力量来克服这种压力。经常冬泳能有效地发展呼吸肌群,增大肺活量,减少每分钟的呼吸频率,使呼吸有力,每次呼吸后给肺部一个较长的休息时间,使人不易疲劳。同时,为了满足冬泳者大量耗氧的需要,促进血液循环,排出二氧化碳,增强身体各部器官的代谢,这种锻炼使得冬泳者的肺活量比一般人的要大。冬泳者的肺活量一般可达4700-5000ml祝,最大的可达5000-7300ml。另外,冬泳时人体受到冷水的刺激,身体素质得到改善,增强了对气温变化的适应能力和抗上呼吸道感染的能力,可以有效地防止气管炎、感冒和运动性哮喘等疾病。大量实践表明,冬泳是发展呼吸系统机能的最好运动之一,它能有效地增强呼吸系统的各万面的功能。
免疫系统:调查资料表明,冬泳能提高机体的寡腺苷酸合成酶活性水平,该酶是干扰素在机体内发挥免疲调节作用的一种干扰素调节蛋白,酶活性的变化反映干扰素的免疫调节功能,酶活性水平越高,干扰素的免疫调节功能越强。机体免疫系统能识别和清除入侵机体的微生物、异体细胞或大分子物质等抗原性异物,并维持机体内部的稳定,清除表面抗原发生变化的细胞,减少机体发病率,对抵抗人体衰老,预防肿瘤、冠心病等具有奇特疗效。经常进行冬泳的人较少感冒。
冬泳:意志品质的终极考验
除了生理上的挑战,冬泳对心理的影响同样深远。卢岸峰在采访中提到:“冬泳对于身体和心理都是极大的挑战,在泳池里游泳就相当于健身,提升自己的身体素质,室外的冬泳更多的是对意志品质的考验和挑战。”
这种意志品质的考验主要体现在:
克服恐惧:面对冰冷的水面,很多人会本能地产生恐惧感。冬泳者需要克服这种恐惧,勇敢地跳入水中。
坚持到底:在寒冷的刺激下,身体会本能地想要逃离水面。冬泳者需要克服这种冲动,坚持完成既定的游泳计划。
调节情绪:冬泳过程中,情绪的波动往往比在泳池中更为剧烈。学会在极端环境中保持冷静,是冬泳者必须掌握的技能。
游泳:技术与耐力的双重考验
相比之下,普通游泳的挑战更多体现在技术和耐力上。以蝶泳为例,这项被誉为“泳姿中最难掌握”的运动,其技术难度令人望而却步:
身体姿势:蝶泳要求身体在游动过程中不断变化,形成波浪式的变化轨迹。成功的蝶泳者需要利用腰际为中心,灵活地摆动躯干和腿部,形成独特的流动性。
腿部动作:蝶泳的打水动作要求从大腿开始,逐渐引导至小腿,形成一个向上、向下的鞭状击水动作。同时,还需要保持臀部在水面,确保动力与灵活性。
呼吸节奏:蝶泳的呼吸需要与手臂动作完美配合,每推一次水就应呼吸一次。平稳的呼吸配合能够大幅提升水中的效率。
谁更能激发你的潜能?
冬泳与普通游泳,哪一种更能激发你的潜能?这取决于你对“挑战”的定义:
如果你追求的是生理极限的突破,冬泳无疑是更好的选择。它能全方位提升你的身体机能,增强免疫力,让你在极端环境中找到新的自我。
如果你更看重技术的精进和耐力的提升,那么普通游泳(尤其是蝶泳等高难度泳姿)将是你最好的伙伴。通过不断练习,你可以在水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和力量。
无论选择哪一种,最重要的是享受运动带来的乐趣。正如卢岸峰所说:“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尝试、总结和调整,你将会在每一滴水中看到不一样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