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重划主城版图,白云区成焦点
广州重划主城版图,白云区成焦点
广州近日重划主城版图,其中白云区因其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华为广州研发中心的入驻而备受瞩目。白云区不仅占据了主城区近半壁江山,还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和重要的战略地位。随着一系列重大项目的推进,白云区正逐步成为广州发展的核心区域,助力广州建设世界一流城市中心。
“港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白云区的战略定位
白云区是全市生产要素流动最频繁、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区域之一,区内“四大枢纽”集聚,拥有白云山、流溪河等“两山两湖一江一河”宝贵生态资源。白云区在广州发展战略格局中承载着重要功能定位和发展任务,发展空间广阔、潜力巨大,打造港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广州实践作出白云贡献。
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白云区分局(以下简称白云区分局)根据市政府关于明确各区发展定位和核心功能的工作要求,充分落实区委、区政府工作安排,立足白云实际提出了“港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核心功能。白云区委十三届七次全会正式公布“港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核心功能,同时将该核心功能纳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指导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白云区聚焦“四大枢纽”,以南融广州主城、北优枢纽极点的区域发展视角,推动港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加强广州白云站与广州火车站、白云新城融合发展。白云区分局近期协办了提升“国际枢纽门户、山水智慧城区”城市形象专题座谈会,来自城市规划、产业经济等领域专家和企业代表围绕白云区发展定位,聚焦主题从不同角度为白云区锚定战略方向、打好白云特色牌献智献策。在建设港产城融合发展中,白云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顺利推进,“超级枢纽”广州白云站建成通车,广州国际港开行国际班列504列、增长275.4%;区内规划9条高速铁路、7条城际铁路,总里程约240公里;规划城市轨道交通线路20条(段),总里程275公里,站点111个。
四大枢纽:构建国际综合交通枢纽
白云国际机场:打造国际航空枢纽
白云国际机场是国家三大国际航空枢纽之一,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项目总投资544.2亿元,主要建设西二跑道(第四跑道)、东三跑道(第五跑道),新建T3航站楼和T2航站楼东四、西四指廊,T3航站楼前建设综合交通中心,引入地铁、城际铁路、高速铁路等轨道交通线路。白云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已完成1.5万亩交地,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是广州加快建设国际综合交通枢纽,提升国际航空枢纽竞争力的重要抓手。
同时,白云国际机场是全国首个跨境电商业务达千亿级的空港口岸,全区引入了全球跨境电商卖家服务中心、全球跨境电商超级供应链中心、全球跨境电商生态创新服务中心,继续完善跨境电商产业生态,并建成辛选直播基地等龙头载体引领商贸产业升级。
广州国际港:华南最大国家级铁路货运站场
广州国际港是广东省唯一、华南最大的国家级铁路货运站场。广州国际港主体工程于2016年获批,2017年完成初步设计并进场施工。主体工程一期已于2021年12月31日正式投入使用,并已开通运营中欧班列。广州国际港建成后,预计发到运量初期2025年1382万吨,近期2030年2324万吨,远期2040年3304万吨,有效推动中欧、中亚、东南亚等贸易通道在粤港澳大湾区有效贯通。充分发挥跨境铁路运输与空铁水路交通枢纽优势,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建设成集跨境商品集聚交易、中转跨境贸易、综合展销等于一体的铁路经济产业园。白云区分局组织编制的《广州国际港及配套设施留用地控制性详细规划》已于2023年3月获得市政府批复。
广州白云站:亚洲最大火车站综合枢纽之一
广州白云站是亚洲最大的火车站综合枢纽之一,2023年12月26日正式投入运营,站场规模达11台24线,定位为“普高城际复合型客站”,引入京广铁路、京广高铁、广湛高铁等线路,未来将承接广州火车站和广州东站全部普速列车。白云区分局还以白云站规划建设为契机,高起点、高标准谋划白云站周边地区的城市规划建设治理,以广州白云站为核心,开展周边地区规划编制和城市设计工作,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理念,推动周边环境和产业全面升级,引导地区的储备征收、留用地落地、城市更新项目的建设实施。
广州火车站:打造历史文化地标
作为“老广”熟悉的交通枢纽,广州火车站承载了几代人的梦想和悲欢离合。白云区将通过活化利用片区内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串联区域内文物保护单位文脉,打造从广州火车站延伸至老白云机场片区的历史文化轴线,推动“广州火车站-三元里-白云新城”片区的历史文化复兴,建设广州传统历史文化地标,从更高站位彰显广州文化、三元里英雄文化。
同时,白云区正在谋划推进广州火车站周边三元里村城市更新,通过地上地下空间复合开发,对片区内文物建筑及传统历史文化进行统筹活化利用,打造串联广州火车站-三元里村-白云新城的文化商业生态轴,在传统产业基础上进行产业提升,延续三元里皮具、化妆品、音像等国际闻名的产业文化,打造广州火车站、三元里、白云新城核心消费商圈,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速布局国际消费中心新平台,以规划为引领系统推进城市空间治理和高质量发展。
华为广州研发中心:带动区域发展新引擎
华为广州研发中心建设现场
金秋九月,在广州市白云区松洲街的华为广州研发中心建设现场,项目的整体施工、装修装饰工作已近尾声,近期将交付。棕红色的楼宇外墙、透亮的玻璃幕墙,吸引着过往街坊的目光。
自该项目落地罗冲围片区以来,白云区对周边老旧城区改造升级,带动了周边道路、交通、公共服务设施等基础设施的完善,提升了片区的科技含量、创新能力与产业集聚能力,使湾区新岸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作为亲历者和见证人,街坊们对该项目的启用充满期待。
日前,记者来到松洲街华糖社区,在松南路金沙洲桥底口袋公园,阿姨们三五成群地跳着广场舞,有街坊借助健身器材活动筋骨,小孩子在塑胶地面上追逐嬉戏,大家各得其乐。
“这里以前是一片烂地,也丢荒了,建起了口袋公园以后,活动空间大了,还有健身设施,一早一晚很多街坊都来散步、休闲娱乐。”街坊杰叔给记者细数社区的变化,“研发中心主出入口青桥街六车道的路建好后,我们出入增槎路就更方便、更通畅了。这几年的变化,我们一直都深有感受。”
畅通交通出行 提升全域环境
自华为广州研发中心项目落地松洲街后,白云区科学谋划,对周边交通出行、环境品质、设施建设、绿化美化等进行优化提升。松洲街道办事处经济发展办公室负责人介绍,区相关职能部门、街道将持续畅通区域交通循环,启动华侨糖厂首期路网工程建设,有效提升华为广州研发中心交通通行环境、缓解区域交通压力,改善人居出行环境;做好绿化美化升级,打造户外休闲客厅及一个儿童综合素质体验中心;推进周边48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完善社区设施,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周边城市面貌及城市形象。
“附近一个大的社区商业体也快要开了,我们的消费会更方便,大型商业体不仅能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带旺社区人气,商铺进驻还会增加就业机会。”街坊业叔笑言,“平时出去饮茶,住在其他片区的老友都很关心华为研发中心的进展,大家都很期待它的启用,到时候不仅松洲街,整个白云都会更有活力。”
强强联手 吸引行业领先企业落户
“华为与白云区牵手七年来,达成云计算产业战略合作,共建‘三中心一平台’,吸引了中软国际、软通动力等中国软件百强或行业领先企业先后落户白云。”白云区投资促进局副局长王庄介绍道,该区通过建设湾区新岸、广州民营科技园等专业化、特色化的产业园区或创新平台,为链主企业提供研发、生产、销售、生产等全方位的服务;针对总部企业、“四上”企业、中小企业、新引进企业等,不同类型企业予以政策支持,不断加大惠企力度;提供丰富应用场景支撑,鼓励链主企业在白云区打造“首台套”项目。
王庄举例道,2023年白云区携手华为成立全国首个盘古政务大模型实验室,以城市治理为核心,依托白云区相关场景的典型性、多样性,深度聚焦大模型赋能智慧一网统管、视频云平台应用升级、城中村高效能治理等领域,联合打造了智慧城管解决方案与典型标杆。
据了解,围绕建设高质量发展中心城区,白云区正在全力打造低成本高品质生产生活空间、企业友好型城区、创新创业沃土“三个环境”,打造一流环境推动高端要素、优质企业加速集聚。截至2024年上半年,白云区实有经营主体59.26万户,同比增长9.06%,总量居全市第二。
展望未来:白云区的发展前景
白云区已积淀新制造、新服务、新业态等产业基础,将打造“枢纽+”现代产业集群。以南融广州主城、北优枢纽极点的区域发展视角,推动港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2023年 ,“一园两城三都四区”新落地招商项目206个、投资总额1284亿元,“6+6”现代产业集群规模突破6000亿元,“六大千亿级产业”保持强劲发展势头,化妆品、智能家居产业分别入选国家级和省级特色产业集群。在制造业方面,传统产业根基深厚,新型储能、新能源、智能网联等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齐头并进;全区新能源、智能网联及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
随着一系列重大项目的推进和基础设施的完善,白云区正逐步成为广州发展的核心区域。未来,白云区将继续发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打造成为广州建设世界一流城市中心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