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激素性脱发的诊断与治疗
雄激素性脱发的诊断与治疗
雄激素性脱发(Androgenetic Alopecia,AGA)是脱发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具有较高的关注度和讨论价值。雄激素性脱发是一种雄激素依赖性的遗传性毛发脱落病,特征为毛囊微型化、毛发进行性减少。临床上男性AGA主要表现为前额两侧鬓角呈M型向上扩展,头顶毛发逐渐减少,外观呈“马蹄形”,女性AGA主要表现为头顶部毛发密度逐渐减少及顶部脱发区扩大,外观呈“圣诞树样”。雄激素性脱发不仅影响外观,还可能对患者造成心理压力。幸运的是,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进步,现在已有多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发病机制
雄激素性脱发的发病机制主要与雄激素代谢异常有关。睾酮(Testosterone,T)在5α-还原酶的作用下转化为二氢睾酮(Dihydrotestosterone,DHT),而DHT对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具有更高的亲和力。DHT-AR复合物通过刺激真皮乳头细胞中转化生长因子的合成,进而刺激某些半胱天冬酶和细胞死亡相关蛋白的合成,从而抑制乳头真皮细胞的增殖,导致毛囊进入退行期并产生毳毛和脱发。
诊断方法
雄激素性脱发的诊断通常基于临床表现和一些辅助检查:
病史询问:了解家族史、脱发的起始时间、进展情况等。
头皮检查:观察脱发的模式和程度,评估毛发密度和毛囊状态。
拉发试验:轻轻牵拉一小撮头发,检查脱落的数量和特征。
皮肤镜检查:使用皮肤镜观察毛囊开口和毛发的直径变化。
血液检测:检查激素水平,排除其他可能的内分泌疾病。
传统治疗方法
目前,外用米诺地尔和口服非那雄胺是临床上治疗AGA的一线疗法。
米诺地尔:是一种血管扩张剂,能促进毛囊血液循环,延长毛发生长期。适用于男性和女性,有2%和5%两种浓度,需长期使用以维持效果。
非那雄胺:是一种5α-还原酶抑制剂,能降低体内DHT水平,阻止毛囊萎缩。仅适用于男性,常见副作用包括性功能障碍,停药后可恢复。
新兴治疗方法
近年来,随着学术界和医药工业界对雄激素性脱发研究的不断深入,新兴治疗方法如点阵激光治疗(FLT)、细胞疗法、肉毒杆菌毒素、低能量激光治疗(LLLT)、微针、富血小板血浆(PRP)、螺内酯以及天然药物等,已被广泛地研究和评估,有望造福脱发患者。
外用非那雄胺:2021年,全球首款外用非那雄胺喷雾剂Caretopic在欧洲部分国家上市,用于治疗雄激素性脱发。CU-40102的Ⅲ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外用非那雄胺喷雾剂治疗雄激素性脱发效果与口服非那雄胺的效果类似,但是副作用明显减小。
低能量激光:2007年,美国FDA将波长为655nm的低能量激光治疗(LLLT)设备批准用于雄激素性脱发的治疗,之后又分别批准了678nm和650nm波长的设备用于治疗雄激素性脱发。LLLT被认为可以促进退行期毛囊重新进入生长期,延长生长期持续时间,防止生长期毛发过早转化为退行期(类似米诺地尔)。一项针对1383名雄激素性脱发患者进行的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在650nm波长下,每隔1天进行20分钟的LLLT,对52%的轻度患者和58%的中重度患者有效;其中,对28%的轻度患者和20%的中重度患者明显有效,不良反应很小。
点阵激光:2024年6月,美国FDA批准全球首个治疗脱发的点阵激光(FLT)产品FoLix上市。FoLix由Lumenis公司研发,是一种非剥脱性FLT设备,用于 FitzpatrickⅠ~ Ⅳ 级的成年脱发治疗。FoLix的独特技术可提供精确的激光脉冲光束,均匀地照射在头皮上,激发人体的自然愈合过程,促进血液流动和细胞因子活性,并刺激毛囊。根据治疗区域类型和患者耐受度进行个性化设置,只需 4~6个月的疗程即可获得效果。
富血小板血浆:富血小板血浆(PRP)是从患者的自体静脉血中分离出的血浆和血小板,富含趋化因子、生长因子、细胞信号分子等,在许多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和调节中具有重要作用。PRP在治疗雄激素性脱发中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大量释放血小板衍生因子(PDGF),从而在减少毛囊细胞凋亡、促进毛囊细胞生长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此外,PRP中还含有大量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可以抵消二氢睾酮(DHT)对毛囊的抑制作用。研究发现,与米诺地尔组相比,PRP治疗组在毛发生长方面有更大的改善,且PRP疗法不良反应总体风险较小。
微针疗法:作为一种治疗技术,微针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当时它被用于整形外科的疤痕治疗。微针疗法的原理,是通过人为造成皮肤的微创伤,激活皮肤的伤口愈合反应,增加胶原蛋白、弹性蛋白以及相关细胞因子分泌,加速局部血液循环,从而促进毛发生长。此外,微针造成的物理微通道也能起到促进外用制剂透皮的作用。在一项先导研究中,44名男性接受5%米诺地尔局部治疗,50名男性接受5%米诺地尔局部治疗和每周微针治疗。与米诺地尔单一治疗相比,联合治疗组从基线到第12周的毛发数量的平均变化更加显著。
外用螺内酯:螺内酯是一种醛固酮拮抗剂,它可以结合和抑制雄激素受体,由于其抗雄激素的特性,可用于治疗女性雄激素性脱发(FPHL)。外用螺内酯对毛囊的雄激素有相同的局部抑制作用,且没有口服药物引发的全身副作用。一项研究比较了16名外用5%螺内酯和16名外用0.1%非那雄胺治疗6个月的患者,结果显示,外用螺内酯对男性和女性头发密度和直径的改善作用均大于外用非那雄胺。
肉毒杆菌毒素:肉毒杆菌毒素是由肉毒杆菌产生的一种神经毒素蛋白。肉毒杆菌毒素治疗雄激素性脱发的作用机制是降低头皮肌肉张力,导致血管扩张和局部微循环增强,从而增加毛囊供氧,同时清除蓄积的二氢睾酮。一项针对肉毒杆菌毒素治疗雄激素性脱发的研究显示,肌肉注射肉毒杆菌毒素的疾病应答率为70%~79%;皮内注射肉毒杆菌毒素后,毛发数有5%的增加。鉴于大多数相关研究缺乏对照组,样本量也很小,因此肉毒杆菌毒素被推荐用于治疗雄激素性脱发之前需要进行更严格的临床试验。肉毒杆菌毒素治疗雄激素性脱发的相关不良反应一般较轻。
细胞相关疗法:细胞相关疗法大致包括干细胞疗法、外泌体疗法以及成体细胞移植。干细胞治疗的再生潜力被认为在治疗雄激素性脱发方面有效。干细胞通过逆转作用并形成新的成熟毛囊来治疗雄激素性脱发。研究发现,皮内注射自体干细胞对20名雄激素性脱发患者的毛发生长有显著改善,皮肤镜和免疫染色观察证实了这一点。其他研究表明,局部应用脂肪细胞来源的干细胞可以在短短8周内促进头发生长20%。尽管最近的研究没有显示出与干细胞治疗相关的任何毒性或不良反应,但其长期安全性还没有研究过。为规避干细胞潜在的致瘤性,使用干细胞分泌物(如外泌体)治疗雄激素性脱发的方法正在被积极尝试。即从患者头皮活检中获得自体干细胞,然后进行处理,获得干细胞分泌物,重新注入患者头皮上的脱发区域。在一项对140名雄激素性脱发患者进行的6个月治疗随访研究中,注射干细胞分泌物的每个区域的毛发密度、毛发直径和毛囊单位数都有所增加。
最新研究进展
在所有脱发类型中,雄激素性脱发占比最多,不仅影响男性,也危及广大女性。近年来,随着学术界和医药工业界对雄激素性脱发研究的不断深入,新兴治疗方法如点阵激光治疗(FLT)、细胞疗法、肉毒杆菌毒素、低能量激光治疗(LLLT)、微针、富血小板血浆(PRP)、螺内酯以及天然药物等,已被广泛地研究和评估,有望造福脱发患者。
总结与建议
雄激素性脱发虽然常见,但通过科学的诊断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可以有效缓解脱发症状。如果你有脱发的困扰,建议及时就医,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精神压力,也有助于改善脱发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