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之谜:哈佛研究揭示关键基因,复旦发现健康生活方式至关重要
长寿之谜:哈佛研究揭示关键基因,复旦发现健康生活方式至关重要
最近,美国哈佛医学院的一项研究揭示了百岁老人长寿背后的秘密。通过对大量德系犹太人的全外显子测序数据分析,研究人员发现了35个与长寿相关的基因,其中包括RGP1、PCNX2和ANO9等关键基因。这些基因的突变负荷在百岁老人中显著减少,表明它们在延缓衰老和促进健康老龄化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这项研究不仅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视角来理解长寿的遗传基础,还可能为未来的健康干预措施提供重要线索。
长寿基因的发现
哈佛医学院的研究团队通过对637名百岁老人、917名长寿个体后代以及595名对照组的基因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发现百岁老人在基因层面上展现出了显著的优势。相较于对照组,他们的基因组中功能丧失(LOF)突变整体减少了约10%~20%,这意味着他们携带的有害变异更少。
在生物学功能层面,百岁老人的透明质酸代谢、G蛋白偶联受体、蛋白质翻译后修饰以及线粒体翻译等关键通路上的变异也显著减少。这些通路对于维持细胞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它们的稳定与高效运作可能是百岁老人保持健康长寿的重要因素。
关键基因的作用机制
研究人员进一步锁定了35个在百岁老人中功能缺失(LOF)突变极为罕见的基因。其中,有14个基因在独立的英国生物银行队列中得到了验证,进一步证实了长寿与这些基因编码之间的紧密联系。在普通人群中,这些基因的功能缺失可能较为常见,但在百岁老人群体中,其出现频率极低,甚至可能完全不存在。
通过对这些长寿基因编码进行德尔随机化分析,学者们还发现了两个新的长寿基因——RGP1/PCNX2和ANO9。这两个基因对多种衰老相关性状具有一致的因果效应,为理解长寿编码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
基因与生活方式的相互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基因并非决定寿命的唯一因素。复旦大学营养研究院院长、公共卫生学院高翔教授团队基于中国老年人健康长寿调查数据,探讨了80岁以上老年人群体的可调整生活方式与成为百岁老人可能性之间的关联。
该团队设计了一个健康生活方式评分系统(HLS-100),涵盖不吸烟、优质膳食和规律运动三大要素。研究共纳入了5222名参与者,其中包括1454名百岁老人和3768名对照组。结果显示,HLS-100得分最高的组中,有276人成功跨越百岁门槛。
展望未来
这项研究的根本意义在于,它为我们提供了关于长寿遗传学的重要见解,为未来的抗衰老干预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通过深入研究这些长寿基因,科学家们有望开发出具有针对性和精准提取有效物质的抗衰老营养品或药物,从而真正掌握长寿的编码。
然而,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基因与环境、生活方式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单一的饮食模式可能对健康产生复杂且对立的影响。因此,在调整膳食结构以补充所需营养时,需格外谨慎,以避免潜在的健康风险。为实现养生抗衰的目标,使用如长寿编码等高端抗衰产品直接补充营养素,通过科学提取各类食材中的有效成分,确保老年人获得全面均衡的营养,同时降低疾病风险,是更为可行的策略。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将会有更多关于长寿基因的发现,为人类追求健康长寿的梦想提供更多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