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新战舰亮相,国防预算能否撑住?
中国最新战舰亮相,国防预算能否撑住?
近日,中国海军最新战舰的亮相引发了全球关注。福建舰作为中国首艘电磁弹射型航母,076型两栖攻击舰作为全球首款配备电磁弹射系统的两栖攻击舰,这些新锐战舰不仅展示了中国海军的强大实力,也引发了关于中国国防预算的热议。
战舰技术突破与战略意义
福建舰作为中国第三艘航母,也是首艘电磁弹射型航母,满载排水量超8万吨,技术接近美国“福特”级航母。其电磁弹射系统使福建舰具备发射预警机等舰载机的能力,大大增强了航母的作战半径和情报侦察能力。此外,福建舰还配备了全球最先进的中压直流船舶电力系统,确保航母系统的稳定运行。
076型两栖攻击舰的排水量达到5.5万吨,配备电磁弹射系统,这在全球范围内是唯一的。该系统不仅可以提升航母的操作稳定性,还能有效支持舰载机的起降、舰载雷达的运行及其他高能耗设备的使用。这一技术的实施费用大约为250亿人民币,它涵盖了船舶的所有电力需求和控制系统,使福建舰不仅具备强大的战斗能力,还具备持续、高效的作战能力。
这些新锐战舰的加入,不仅显著增强了中国海军的远洋作战和全球投送能力,也标志着中国在舰船设计与建造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随着更多先进舰艇的服役,中国海军的实力将进一步提升,在国际海洋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
战舰造价高昂,考验国防预算
然而,这些先进战舰的建造和运营成本也相当惊人。福建舰的造价高达500亿人民币,其中电磁弹射系统费用占100亿人民币,特种钢材料费用占150亿人民币。076型两栖攻击舰虽然具体造价未公布,但考虑到其先进的电磁弹射系统和全电推进系统,其建造成本也必定不菲。
除了高昂的建造成本,这些战舰的运营成本同样惊人。福建舰每次出海六十天,至少需要花费2亿人民币。其中,光是燃油费用就高达2000多万人民币,舰上的2000多名工作人员,日常需要满足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每天五餐的伙食费用大约为30万人民币。六十天的远航中,单单是伙食费就需花费超过1600万人民币。更不用说,福建舰的维护、修理以及弹药费用都需要大量预算。
国防预算增长,但仍在合理区间
面对如此高昂的军费开支,有人担心中国是否能承受得起。事实上,中国2024年国防预算为1.69万亿元,同比增长7.2%,占GDP的比例仅为1.2%。这一比例不仅远低于美国的3%,也低于世界主要国家的平均水平。
根据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的数据,2023年中国军费开支达2960亿美元,约占全球军费开支的12%,同比增长6%,实现连续第29年增长。但无论是绝对值还是GDP占比都远低于美国。美国军费开支高达9160亿美元,同比增长2.3%,占全球军费开支的37%,在北约军费总支出中占68%。
军事专家张学峰表示,中国国防费预算总额约为15537亿元,同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为1260582亿元,这意味着军费支出只占GDP的1.23%。无论是绝对值还是GDP占比都远低于美国。因此,中方的军费支出是与自身经济水平和国防需求相称的,处于合理区间内。
中国国防建设:防御性与和平贡献
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始终是动荡世界的稳定器、国际安全的正能量、维护和平的行动派。随着中国军队的发展壮大,国际社会对中方提供更多公共安全产品的期待也在上升。国防费适度稳定增长,将有助于中国军队践行全球安全倡议,更加有效地开展国际维和、海上护航、人道主义救援等行动,为服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多贡献。
中国的国防费公开透明、合理适度。中国政府按照国防法、预算法等法律法规要求,每年的国防支出预算都纳入政府预算草案,由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依法管理和使用,并对外公布国防支出预算总额。中国积极参加联合国军费透明制度,从2008年起每年向联合国提交我上一财政年度军事开支报告。
事实已经并将继续证明,中国有限的国防支出完全是捍卫国家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需要,是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的需要,中国军队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