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患者康复锻炼首选:散步
肿瘤患者康复锻炼首选:散步
“生命在于运动”,这句话对于肿瘤患者来说同样适用。研究表明,科学且适度的运动不仅能改善心肺功能、增强肌肉力量、提高睡眠质量、减轻疼痛和疲劳感,还能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有助于身体排出毒素,提升治疗效果。在医生或康复师的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瑜伽等,既能增强体质,又能缓解治疗带来的副作用。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有助于身体排出毒素,提升治疗效果。但切记,运动要适度,避免过度劳累,以免适得其反。
散步的多重益处
散步作为一种简单易行的运动方式,非常适合肿瘤患者进行康复锻炼。研究表明,适度的散步不仅可以提高肿瘤患者的心肺功能,改善免疫系统,还能有效缓解癌因性疲乏、抑郁和焦虑情绪。
美国癌症学会和美国运动医学学会公布的癌症患者生活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建议,癌症患者适合的中等强度运动包括快走、跳舞、瑜伽、乒乓球、慢速骑自行车等;高等强度运动包括跳绳、足球、篮球、滑雪、快速骑自行车等。
与其他运动方式的对比
散步作为低强度运动,具有普遍性和安全性。根据癌症希望基金会在2022年推出的“癌后运动处方”课程,旨在强化癌友的五大核心能力。此外,文章还提到需要整合医疗、康复和社区资源,以支持癌症患者的运动康复。
具体实施建议
专家建议,肿瘤患者可以根据自身的体力状态,每次连续散步20至30分钟,每周进行3至5次,以达到最佳的康复效果。重要的是,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性化的运动计划,确保运动安全有效。
注意事项
运动强调循序渐进。刚开始运动量要小,随着机体功能的改善,运动量可逐渐增加。达到能够适应的强度后,就可维持此水平并坚持锻炼。运动并非时间越长、强度越大越好。以身体微微出汗,自我感觉舒适为佳,要避免过度运动。运动的目的是身心愉悦。对绝大多数肿瘤患者来说,最简单有效的运动就是晚饭后快步走。外出买菜,跟亲友一起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也很好。温情的陪伴是“一剂良药”。
我们鼓励肿瘤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科学动起来。这不仅能够帮助患者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还有利于改善预后,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