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肠草之毒:广东肇庆老人中毒身亡,如何识别与预防?
断肠草之毒:广东肇庆老人中毒身亡,如何识别与预防?
近日,广东肇庆发生一起令人痛心的中毒事件:一位老人因误食断肠草煲汤后不幸身亡。这起悲剧再次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务必警惕这种剧毒植物——断肠草。
什么是断肠草?
断肠草,学名钩吻,是一种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地区的剧毒植物。其全株含有强烈毒素,尤其是根部含量最高。据自治区药品检验研究院主任药师林雀跃介绍,在我国,有着近40种别名为断肠草的植物,钩吻是近年来引发误食中毒事件最为频繁的断肠草种类之一。
断肠草的特征与识别
断肠草是一种缠绕常绿藤本植物,长约12米。其叶片卵状长圆形至卵状披针形,花小而黄色,花冠漏斗形。最值得注意的是,断肠草的根与五指毛桃十分相似,花又和金银花、黄花倒水莲特别相像,因此经常有人误采、误食后中毒。
为了帮助大家区分断肠草与其他相似植物,这里提供几个关键识别点:
观其花和叶:钩吻的花蕾和花都是黄色,叶片两面手感光滑,像有一层蜡。而金银花的花蕾一开始是白色、盛开后变成黄色,叶面毛茸茸的、没有光泽。
观其茎:幼年钩吻的茎表面比较光滑,老茎外层是海绵一样的软木栓皮。而“黑老虎”(一种中药材)的茎摸起来可粗糙了,且质地坚实,有横向裂痕。
辨其根:钩吻的根表面是棕黄色,有明显的纵纹,弯曲处会露出木心,并可块片状剥离;而五指毛桃的根表面一般是红棕色栓皮,纤维性强,能成片撕下。
断肠草中毒案例
近年来,广东、广西等地多次发生因误食断肠草导致的中毒事件:
2023年2月,梅州市五华县报告一起误食混有钩吻的树根泡酒导致的食源性疾病发作事件,发病3例,死亡1例。
2023年10月,广州番禺一家五口因饮用“五指毛桃汤”导致钩吻碱中毒,事件导致5人因钩吻碱中毒被送医院抢救。
2024年6月,深圳市一家五口在家中食用“黄花倒水莲煲鸡汤”后中毒,其中2人进ICU,3人洗胃抢救治疗后康复出院。
2024年12月,韶关市发生一起误将断肠草当作“鸡血藤”煲汤食用导致钩吻碱中毒的事件,3名患者入ICU后抢救成功。
这些案例无一不在提醒我们,断肠草的毒性之强,误食后果之严重。
中毒症状与急救方法
断肠草中毒的潜伏期很短,一般在吃进去以后2个小时内发病。中毒症状包括呼吸麻痹、眩晕、肌肉无力、复视、视力减退、腹泻腹痛、口吐白沫、恶心呕吐等。
如果不小心误食,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立即催吐。但如果中毒者出现昏迷,则不宜进行人为催吐,否则容易引起窒息。
尽快送医院治疗,情况紧急请马上拨打120。不要私自服用所谓的“解毒药”、偏方,以免延误救治,危及生命。
保留吃剩的东西。食用过的剩余植物,需要留存以供检验。
如有人发生中毒,凡共同进食者,无论是否发病,均应立即到医院进行检查。
如何预防断肠草中毒?
谨慎使用来源不明的中草药。一定要到有资质的医院或者药店购买中药饮片。
注意区分断肠草与其他相似植物。在野外活动时,不要随意采摘野生植物食用。
提高安全用药意识。不要轻信民间偏方,避免使用未经科学验证的草药。
加强宣传教育。特别是对于农村地区,要普及断肠草的识别知识和中毒预防措施。
断肠草之名,源于其致命的毒性。据传神农尝百草时误食此物,肠子寸断而亡。在《神雕侠侣》中,它还被描述为情花毒的解药,进一步加深了其“断肠”的象征意义。在现实生活中,断肠草的威胁不容小觑。让我们提高警惕,远离这种“自然界的伪装者”,防止悲剧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