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城团子:传统工艺遇上抖音,百年年味飘香更远
潞城团子:传统工艺遇上抖音,百年年味飘香更远
“腊月二十八,蒸馍炸丸子。”在长治潞城区,这句流传已久的民谚,道出了当地春节前夕最重要的年俗之一。而在这其中,刘海龙家的团子,无疑是最受瞩目的明星。
传统工艺,代代相传
刘海龙家的团子,之所以能在众多美食中脱颖而出,秘诀就在于其独特的制作工艺。每天清晨五点,刘海龙便开始了一天的忙碌。他坚持使用最优质的食材:精选的红豇豆和大红枣,颗颗饱满,色泽鲜艳。玉米面则选用当地种植的优质品种,保证了团子的口感和香气。
制作团子的过程看似简单,实则每一步都凝聚着刘海龙的心血。先将玉米面用热水烫熟,揉成柔软而有弹性的面团。然后将煮熟的红豇豆和红枣混合,制成香甜的馅料。接着,将馅料包入面团中,搓成圆滚滚的形状。最后,将包好的团子放入大锅中,用柴火慢慢蒸熟。
抖音助力,传统新生
近年来,刘海龙家的团子名声大噪,离不开现代科技的助力。刘海龙开通了抖音账号,用最质朴的方式记录着团子的制作过程。没有华丽的拍摄技巧,没有夸张的特效,只有最真实的烟火气息。正是这种质朴,打动了无数网友的心。
“从我小时候记事起,家家户户都支大锅蒸团子,蒸出了年味儿,蒸出了喜庆。”刘海龙在视频中常常这样说道。他的抖音账号虽然只有近两千名粉丝,但每个视频都能获得上万的点赞。网友们被这份纯朴的年味所吸引,纷纷留言:“这才是真正的年味!”“看着就饿了,好想尝一口!”
口碑相传,远近闻名
随着抖音视频的传播,越来越多的人慕名而来。武彦南就是其中之一。他专程从武乡县驱车赶来,只为买上几袋刘海龙家的团子。“我经常在抖音上刷到刘师傅,快过年了,我买一些团子给家里的老人带过去。”武彦南说道。
团子的美味,不仅仅在于其软糯香甜的口感,更在于那份浓浓的年味和人情味。临近中午,金灿灿的团子出锅了。掀开锅盖的一瞬间,团子特有的清甜香气扑面而来,令人垂涎欲滴。武彦南迫不及待地尝了一口,立刻竖起了大拇指:“团子特别好吃,吃起来软糯香甜。”
团圆的味道,年的味道
对于潞城人来说,团子不仅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一种情感的寄托。在潞城区微子镇东靳村,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会支起大锅蒸团子。这种习俗,已经延续了数百年。
“团子”与“团圆”谐音,象征着家人团聚的美好寓意。在潞城,无论是走亲访友,还是自家食用,团子都是不可或缺的年货。它承载着潞城人对家的眷恋,对团圆的渴望。
如今,刘海龙家的团子已经走出了潞城,走向了更远的地方。但无论走多远,那份纯朴的年味,那份对团圆的期盼,始终未曾改变。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刘海龙用他的团子,为我们留住了一份最纯真的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