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掼蛋”进校园:传统游戏的教育新价值
“掼蛋”进校园:传统游戏的教育新价值
近日,湖北宜昌天问教育集团将“掼蛋”列入校本课程的决定,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热议。这一举措不仅体现了学校在教育创新方面的积极探索,也反映了“掼蛋”这一传统扑克游戏在新时代下的新价值。
“掼蛋”是一种起源于江苏淮安的扑克游戏,近年来在全国范围内迅速流行。据统计,仅江苏和安徽两省就有超过2000万人经常参加各类掼蛋活动,全国掼蛋爱好者更是多达1.4亿人。2023年,掼蛋获封“年度游戏”称号,2023年更是被列为第五届全国智力运动会表演项目,与象棋、桥牌、五子棋等传统项目同台竞技。
天问教育集团党委书记、总校长高正华表示,将“掼蛋”引入校园,旨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变通能力、资源整合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以及合作精神。这些目标与国家倡导的核心素养要求高度契合,即文化基础(人文底蕴、科学精神)、自主发展(学会学习、健康生活)、社会参与(责任担当、实践创新)。
“掼蛋”游戏的教育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它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游戏过程中,玩家需要不断分析牌面情况,预测对手的出牌策略,这无疑是对逻辑思维和判断力的极大锻炼。正如一位教育专家所说:“在掼蛋中,每一次出牌都是一次决策,每一次决策都需要深思熟虑。这种训练对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常有帮助。”
其次,“掼蛋”强调团队协作。游戏通常以两人一组的形式进行,玩家需要与队友密切配合,通过眼神、手势等非语言方式传递信息,共同制定出牌策略。这种合作模式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还能提升他们的沟通技巧和协作能力。
此外,“掼蛋”还具有独特的社交功能。在游戏过程中,玩家之间的互动频繁,氛围轻松愉快,这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社交平台。通过与他人合作和竞争,学生可以学会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培养良好的社交技能。
面对社会上的一些质疑声音,专家指出,将“掼蛋”纳入校本课程并非简单的“玩纸牌”。国家体育总局棋牌运动管理中心为竞技掼蛋制定了全国统一的竞赛规则,这标志着掼蛋已经从一种民间游戏转变为正式的体育项目。正如一位家长所说:“与其让孩子在家玩手机,不如让他们学习掼蛋。这不仅能锻炼大脑,还能增进亲子关系。”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如何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成为学校和家长共同关注的问题。将“掼蛋”引入校园,无疑是一种创新性的尝试。它不仅能够满足学生对娱乐活动的需求,还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升他们的多项能力。正如天问教育集团所强调的,这一课程的开设符合“生活·实践”教育要求,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锻炼成长,具备内驱力和行动力,成为自主发展的人。
当然,任何新事物的出现都会伴随着争议。面对质疑,学校方面表示,这一课程并非强制性,而是作为兴趣课供学生自主选择。同时,学校也将加强对课程建设的论证,科学设计教学环节,确保其真正发挥益智、社交、调节学生心理等作用。
展望未来,“掼蛋”进校园的尝试或许会为我国教育改革提供新的思路。在尊重学生兴趣、发展学生特长的同时,如何科学合理地引导学生参与各类活动,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是学校和家长需要共同思考的问题。正如一位教育专家所说:“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在这一点上,‘掼蛋’这样的传统游戏,或许能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