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曼谷寺庙探秘:中泰文化交流的新篇章

创作时间:
2025-01-22 02:37:22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曼谷寺庙探秘:中泰文化交流的新篇章

2024年12月4日,北京灵光寺佛牙舍利抵达泰国曼谷,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北京灵光寺佛牙舍利第七次赴国外供奉,受到迎请国佛教信众的广泛欢迎。此次供奉活动为期73天,从2024年12月4日持续至2025年2月15日,恰逢中泰建交50周年,这一盛事不仅彰显了中泰两国佛教界的深厚情谊,更为两国文化交流掀开了新的篇章。

01

曼谷寺庙:泰国文化的瑰宝

曼谷,这座被誉为“天使之城”的繁华都市,不仅是一座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更是一座承载着千年佛教文化的历史名城。城内遍布的宏伟寺庙,不仅是佛教信徒的心灵港湾,更是泰国文化和艺术的瑰宝。

玉佛寺:泰国宗教文化的象征

玉佛寺(Wat Phra Kaew)是曼谷香火最旺的寺庙之一,在海外也被称为翡翠佛寺,只因这里供奉着一尊由一块整玉石雕成的翡翠佛像,其宗教文化意义不言而喻。佛像最初在清迈,1560年被塞塔提拉一世抢走,流落老挝万象;1779年拉玛一世夺回珍宝,迎归泰国。1784年,这座雕像常住玉佛寺找到了永,成为了泰国主权和宗教信仰的象征。

毗邻玉佛寺的是宏伟的大皇宫,由通銮(拉玛一世)于1782年敕令建造。这里曾是几代泰王的宫廷御苑,长期举办国家级的仪式盛典。玉佛寺和大皇宫不仅代表了泰国顶尖的建筑遗产艺术,还保留了数百年的皇家礼仪和宗教仪式,用独有的灿烂文化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瞻仰。

卧佛寺:泰式按摩的发源地

卧佛寺(Wat Pho)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兴建于拉玛一世统治时期,在1848年拉玛三世治下完工,宏伟安详的卧佛是其醒目的标志。佛像长46米、高15米,足部镶嵌珍珠母,彩绘108尊佛陀应身相,寓意吉祥。卧佛寺藏有1000多幅世尊绘像,来自全国各地的古代遗址,数量丰富为泰国第一。为了传承泰式医学和按摩,拉玛三世在这座寺庙里建起了泰国第一所大学。他在位期间成立的卧佛寺泰国传统按摩学校开办至今,仍在讲授古老的技法。

郑王庙:泰国历史的见证者

郑王庙位于通武里湄南河西岸,古雅的都城曾是泰国的首都,在海外,这座寺庙更为人所熟知的名字叫做“黎明寺”。据信,它始建于阿育跎耶王朝时期,见证了遥远的历史传说。当时,阿育跎耶王朝被缅甸人入侵时,达信将军(Taksin)率军御敌。行军路上,据说是黎明初见曙光之时,因缘际会,途经这座寺庙,于是为其命名“黎明寺”。后来达信将军登基封王,还在黎明寺虔诚供奉了从老挝万象远道而来的翡翠佛。拉玛一世继位后,翡翠佛亦于1784年移驾玉佛寺。

02

中泰佛教文化交流:源远流长

中泰两国佛教文化交流源远流长,早在唐朝时期,就有中国僧侣到访泰国传播佛法。近年来,随着中泰关系的不断发展,两国佛教界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成为推动两国友好关系发展的重要力量。

2024年12月6日,第九届南海佛教圆桌会启动仪式在泰国曼谷金山寺举行。中国国家宗教事务局局长陈瑞峰,中国驻泰国大使韩志强,中国佛教协会会长演觉,圆桌会发起人、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印顺,以及泰国外交部部长玛里,泰国副僧王、金山寺方丈帕·蓬玛西提出席启动仪式。

中国国家宗教事务局局长陈瑞峰在启动仪式上表示,南海佛教圆桌会迄今已成功举办八届,在国际佛教界产生广泛影响,成为南海地区国家开展佛教交流的重要平台,为促进东盟国家乃至亚洲各国之间的人文交流和民心相通发挥了积极作用。他表示,希望通过此次南海佛教圆桌会,进一步增进中泰两国佛教界交流,推动中泰一家亲更加深入人心、世代相传。

泰国副僧王帕·蓬玛西提表示,南海佛教圆桌会是促进僧侣之间紧密联系和思想交流的重要契机,让泰中两国有机会分享佛法智慧、交流经验,共同探讨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更好地弘扬和传承佛教文化。

中国佛教协会会长演觉在致辞中表示,中泰两国佛教交流历史悠久,新时期的中泰两国佛教交往,更加深了两国佛教界“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新丝路精神,交流合作迈上了新台阶。

03

新时代的新篇章

2025年将迎来中泰建交50周年,此次北京灵光寺佛牙舍利赴泰供奉,不仅是对两国友好关系的庆祝,更是中泰佛教文化交流的新篇章。应泰国政府邀请,为庆祝泰国国王哇集拉隆功六循(72岁)寿辰和2025年中泰建交50周年,中方同意安排北京灵光寺佛牙舍利于2024年12月至2025年2月赴泰国曼谷供奉73天。

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国家宗教事务局局长陈瑞峰表示,希望佛牙舍利来泰供奉将进一步增进两国佛教界交流,促进两国人民民心相通。泰国总理佩通坦感谢中方安排佛牙舍利来泰供奉,相信此次供奉将进一步深化中泰两国人民深厚情谊。

04

展望未来:友谊长存

曼谷的寺庙不仅是泰国文化的瑰宝,更是中泰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随着中泰关系的不断发展,两国佛教界的交流与合作必将日益频繁,为推动两国友好关系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正如中国佛教协会会长演觉所说,中泰两国佛教界将继续秉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新丝路精神,共同谱写中泰佛教文化交流的新篇章,让“中泰一家亲”的友谊世代相传。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