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sAg定量水平反映病毒复制,助力乙肝精准治疗
HBsAg定量水平反映病毒复制,助力乙肝精准治疗
乙肝表面抗原(HBsAg)定量测定是评估乙肝病毒感染的重要手段。通过这项检查,你可以了解自己是否感染了乙肝病毒及其严重程度。专家提醒,及时进行乙肝五项定量检验,不仅能早期发现潜在风险,还能有效管理个人健康。此外,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是保护肝脏的关键。让我们一起揭开这份健康密码,守护身体健康吧!
什么是乙肝表面抗原定量测定?
乙肝表面抗原是一种蛋白质,分为大蛋白、中蛋白和小蛋白三种,医院定量检测的乙肝表面抗原都是这三种蛋白的总量。乙肝表面抗原本身不具有传染性,但它的出现常伴随乙肝病毒的存在,所以它是已感染乙肝病毒的标志。乙肝表面抗原可存在于患者的血液、唾液、乳汁、汗液、泪水、鼻咽分泌物、精液及阴道分泌物中。
HBsAg定量测定的临床意义
研究发现乙肝表面抗原定量水平和cccDNA水平有明确的相关性,可客观反映肝内病毒模板的数量。而cccDNA是乙肝病毒前基因组RNA复制的原始模板,是体现病毒复制情况的重要指标。
HBsAg水平越高,意味着肝内乙肝病毒cccDNA也越多,病毒则很难完全清除,疗程就会越长,反之,HBsAg水平较低的感染者,肝内乙肝病毒cccDNA较少,病毒清除较容易。如果治疗前HBsAg<1000 IU/ml,或者治疗期间HBsAg下降速度较快的患者,HBsAg被清除的可能性较大。HBsAg水平越低,停药后疾病复发的可能性越小。停药时HBsAg<100 IU/ml或消失的患者停用核苷(酸)类药物后疾病很少复发。
HBsAg转阴是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接近“治愈”的理想目标。长期抗病毒治疗并不代表终身治疗,通过HBsAg定量有望帮助核苷药物安全停药。
进一步检查与治疗建议
如果确诊为慢性乙型肝炎,医生可能会推荐抗病毒治疗(如恩替卡韦或替诺福韦),并辅以护肝药物。患者需注意休息、均衡饮食,并定期复查。
生活管理与预防传播
由于不同实验室的参考范围可能有差异,具体解读应结合医生的专业意见。此外,乙肝是一种可通过血液、性接触和母婴传播的传染病,患者应注意个人卫生,防止传播给他人。
权威指南推荐
2024 WHO指南:慢性乙型肝炎感染者的预防、诊断、护理和治疗
中国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防治指南(202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