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不懂《狗阵》,却为它着迷
我看不懂《狗阵》,却为它着迷
《狗阵》于6月15日上映,这部电影由管虎执导,讲述了主人公二郎回到故乡赤峡,与一只被定性为“通缉狗”的野狗展开一段特殊的故事。影片在戛纳关注单元获得大奖,但其叙事逻辑和角色塑造却引发了观众的争议。本文将从剧情、角色、导演风格等多方面深入分析这部影片。
电影概述
《狗阵》的故事发生在2008年奥运会前夕的西北小镇赤峡。主人公二郎(彭于晏 饰)因十年前的过失杀人罪假释回到故乡。在这个风滚草肆意狂奔、野狗成群结队的小镇上,二郎过着孤独的生活。他沉默寡言,与父亲关系疏远,姐姐则因拆迁赔偿款对他充满功利性的关心。
小镇上有一只被定性为“通缉狗”的黑色细狗,二郎决定捕捉它以获取1000元悬赏金。然而,这只身手矫健的细狗不仅逃脱了二郎的抓捕,还咬伤了他。由于野狗繁殖猖獗,影响了居民生活,巡防队决定“除狗害”,二郎也被安排参与行动。
在一次行动中,二郎被细狗二次咬伤,因此被安排与细狗共处一室,进行十天的狂犬病观察期。在这段时间里,二郎的心境发生了改变,从细狗身上获得了重新出发的力量。
细狗:二郎的救赎者
细狗的出现,仿佛是导演管虎为二郎创造的一只“哮天犬”。片中多次刻画动物的灵性,似乎都在帮助二郎摆脱内心的痛苦。细狗和二郎之间存在着一种特殊的共鸣:它们都处于“旧秩序”向“新秩序”过渡的边缘。
这种共鸣使得《狗阵》带有一种《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般的氛围。然而,与派的内驱力觉醒不同,二郎的觉醒更多是依靠细狗的救赎。长期远离世俗生活的二郎,对新世界知之甚少,只有在暴力对抗中才能唤醒他的反抗意识,而这种反抗对他而言却是无意义的。
十年前的过失杀人让二郎与胡家结下梁子,出狱后一直遭受报复,而细狗却多次在危险时刻救了他。二郎也展现出善良的一面,在毒蛇泛滥时帮助仇家胡屠夫注射血清。他们都是内心柔软却无家可归的“野狗”,是被新世界抛弃的边缘角色。
叙事逻辑与导演风格
尽管《狗阵》在戛纳获得大奖,但其叙事逻辑却显得混乱。这部电影更像是导演的一次私人化表达,充满了蒙太奇的画面语言和虚无的文艺调性。虽然电影的画面精致而美丽,但过于私人化的表达方式却让观众难以共鸣。
相比管虎的其他作品如《八佰》和《老炮儿》,《狗阵》在内容表达上显得更为克制,但这也导致了电影在叙事上的迷失。虽然电影带有贾樟柯的影子,但在选角和角色塑造上并没有成功传达出西北边缘小镇的悲凉命运。
彭于晏的“失语”状态似乎是刻意避免方言带来的违和感,而佟丽娅饰演的葡萄则显得格格不入,爱情线的加入显得生硬。尽管如此,这部电影仍然激发了观众复杂的情感,这种极端的表达在中国电影工业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发声意义。
结尾:新秩序的来临
电影的结尾充满象征意义:凶猛的老虎冲出牢笼,猴子不再讨好人类,二郎骑着摩托带着细狗,伴随着平克弗洛伊德的乐曲,西北荒漠的孤独身影显得格外动人。日食落幕,倒计时响起,新秩序已然来临,但这条路将通往何方,我们无从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