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震后心理急救,你真的懂吗?

创作时间:
2025-01-22 09:11:38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震后心理急救,你真的懂吗?

2025年1月4日,四川甘孜州康定市发生3.0级地震,震源深度8千米。紧接着,1月7日,甘孜州泸定县又发生3.1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虽然这些地震的震级不高,但地震频发容易引发民众的心理压力和恐慌情绪。因此,震后心理急救对于受灾群众的心理恢复至关重要。

什么是心理急救

心理急救是指在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发生后,为受灾群众提供及时的心理支持和干预,帮助他们缓解心理创伤,恢复心理平衡。福林德斯大学护 理与健康学系预防灾害主任 Paul Arbon 教授强调:“地震后会产生长期的影响,得特别留意心理健康。”政府应及时进行明确可信的沟通,高风险者应及早介入“精神健康急救”(Mental Health First Aid),让专业人员提供适当的支援网络,防止精神健康问题恶化,必要时转介给专业医疗机构。

震后心理急救的具体措施

稳定情绪

在地震发生后,首要任务是提升安全感。这包括确保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如食物、水和临时住所。同时,通过与家人和朋友在一起,获得情感支持,有助于稳定情绪。

表达情绪

不要隐藏感觉,试着把情绪说出来,并且让家人与孩子一同分担悲痛。不要因为不好意思或忌讳,而逃避和别人谈论的机会,要让别人有机会了解自己。不要勉强自己去遗忘,伤痛会停留一段时间,是正常的现 象。一定要有充足的睡眠与休息,与家人和朋友聚在一起。如果有任何的需要,一定要向亲友及相关部门表达。

恢复现实感

重建内在安全感是关键。这可以通过关注当下,而不是过度担忧未来来实现。尝试专注于可以控制的事情,如制定短期计划,参与社区活动等。

重建日常规律

恢复个人社交互动与社会参与,慢慢恢复到自己的生活常态当中。工作及开车要特别小心,因为 在重大的压力下,意外(如车祸)更容易发生。

建立支持系统

家庭、社区和专业机构的支持至关重要。如果感到难以应对,应及时寻求专业帮助。同时,参与社区活动,与邻居建立联系,可以提供额外的情感支持。

放松身心

保证充足的睡眠,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尝试冥想或深呼吸等放松技巧。这些都有助于缓解身体和心理的压力。

积极寻求帮助

如果发现自己的情绪反应持续时间较长,影响到日常生活,应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同时,也可以通过热线电话、在线平台等方式获得心理支持。

特别关注:地震救援人员的心理关怀

地震救援人员在救灾过程中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他们可能会经历以下反应:

  • 对自己经历的一切感到麻木与困惑。
  • 对幸免于难产生罪恶感。
  • 过分的为受害者悲伤、忧郁。
  • 因心力交瘁、精疲力竭而觉得生气,例如对周围亲友、政府官员、媒体感到愤怒,甚至出现暴躁易怒的情形。
  • 觉得自己可以做的更好、做得更多而产生罪恶感,怀疑自己是否已经尽力,有无充分帮助周围的人。
  • 由于身心极度疲劳,休息与睡眠的不足,此时容易产生生理上的不适感,例如晕眩、呼吸困难、胃痛、紧张、无法放松等。

因此,救援人员也需要适度休息调整、主动交流分享、保持生活秩序、获得专业心理支持、加强团队合作与支持以及接受心理教育与培训。

让我们一起关注震后心理急救,共同守护心灵健康。通过及时的心理干预和支持,帮助受灾群众和救援人员度过这段艰难时期,重建生活的信心和希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