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意识不清是脑血管病信号,专家:及时就医很关键
老人意识不清是脑血管病信号,专家:及时就医很关键
“90岁的老人一个月内出现三次短暂且意识不清的情况,这可能是脑血管病的信号。脑血管病是老年人意识障碍最常见的原因之一,需要引起高度重视。林燕副主任医师提醒,一旦发现此类症状,应立即就医进行CT检查,以尽早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此外,孙永安主任医师也强调,老年人的这种情况必须高度重视,及时就医是关键。通过专业检查和诊断,可以有效防止病情恶化,保障老年人的身体健康。
脑血管病的识别
脑血管病主要包括脑出血和脑梗塞两种类型,其症状表现可能有所不同,但都可能导致老年人突然神志不清。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症状识别要点:
语言不清:老年人突然出现说话含糊、表达不清或无法理解他人言语的情况,可能是脑血管病的早期信号。
肢体麻木:突发的肢体麻木、无力,尤其是单侧身体的症状,需要高度警惕。
行走不稳:如果老年人出现行走蹒跚、站立不稳,需要扶墙站立等,不可简单归结为“脑供血不足”,这很可能是短暂脑缺血发作(TIA)的表现。
头晕目眩:近期明显加重的头晕目眩,部分患者可能伴有视物不清,这可能是脑出血的征兆。
口角流涎:无法控制的口角流涎,可能是脑血管病的先兆之一。
记忆力减退:短期内记忆力、认知功能明显减退,不要轻易视为老年性痴呆,这可能是脑血管病的预警信号。
急救措施
当发现老年人出现上述症状时,应立即采取以下急救措施:
保持呼吸道通畅:让患者平躺,头偏向一侧,避免呕吐物堵塞呼吸道。
避免随意用药:不要随意给患者服用阿司匹林等药物,因为这可能会加重病情。例如,对于脑出血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可能导致血肿进一步扩大。
及时就医: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在等待救护车到来的过程中,尽量保持患者安静,避免不必要的移动。
观察生命体征:注意观察患者的呼吸、脉搏等生命体征,如有必要,可进行心肺复苏。
预防与健康管理
脑血管病的预防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有效的预防措施:
定期体检:及时了解自身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的变化,对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房颤等高危因素进行监测和干预治疗。
健康生活方式:保持清淡饮食,少食油腻,不抽烟,少喝酒。保持大便通畅,避免过度用力。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规律作息,适度运动,但运动量不宜过大。
控制基础疾病:对于已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要严格遵医嘱服药,定期复查,控制病情。
专家建议
专家强调,老年人突然神志不清,必须高度重视,及时就医是关键。通过专业检查和诊断,可以有效防止病情恶化,保障老年人的身体健康。一旦发现应及时就医,必要时进行CT、核磁共振检查,甚至脑脊液压力测试等,早发现、早治疗。
脑血管病的治疗效果与就医时间密切相关,及时就医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因此,当发现老年人出现意识不清等症状时,切勿拖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