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服用致低钾血症,甘草片使用需遵医嘱
长期服用致低钾血症,甘草片使用需遵医嘱
“甘草片,价格便宜效果好,为什么很多药店不卖了?”这是一些网友发出的疑问。事实上,甘草片虽然具有润肺、止咳、祛痰的功效,但其潜在风险不容忽视。近年来,随着对其副作用和成瘾性认识的不断深入,甘草片的使用受到严格管控。那么,甘草片究竟是“神奇良药”还是“潜在隐患”呢?
从一杯养生茶引发的低钾血症
近日,湖南长沙的程先生因长期饮用自配的养生茶而出现低钾血症,引发社会关注。程先生有长期饮用养生茶的习惯,他通常会将金银花、菊花、甘草、麦冬等中药材按比例配制。然而,在一次单位体检中,他发现自己的血钾值异常,即使住院补钾也未见好转。经医生询问病史后发现,程先生从2016年开始就一直在服用甘草,至今已有8年。
健康人血钾浓度为3.5~5.5mmol/L。钾在人体内虽含量不多,但对心脏功能至关重要。钾离子是维持心肌正常功能的重要离子,心肌细胞内外的钾离子浓度平衡直接影响心肌的自律性、传导性和兴奋性。血钾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引起身体不适,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长沙市第三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黄德斌解释说,甘草茶导致低钾血症主要有两个机理:一是甘草茶中的有效成分甘草酸和甘草次酸与人体内一种重要激素类似;二是甘草酸可以抑制体内一个关键酶的活性,这种酶负责“保钠排钾”,“保钠”会导致血容量扩张,引发高血压;“排钾”则会导致血钾水平下降,引起低钾血症。
甘草片的成瘾性风险
甘草片的主要成分包括甘草流浸膏粉、阿片粉、樟脑、八角茴香油和苯甲酸钠等。其中,阿片粉的存在使得甘草片具有一定的成瘾性。早在2005年,复方甘草片就被国家药监局列入处方药范畴,必须凭医师开具的处方才能购买和使用。
临床研究显示,长期服用复方甘草片可能会产生药物依赖性和成瘾性。一旦停药,使用者可能会出现流鼻涕、冒冷汗、烦躁不安等戒断症状,需要2-3个月才能恢复正常。因此,医生一般建议连续服用不超过1周。
特殊人群使用需谨慎
即使复方甘草片被列为处方药,但仍有人因贪图其镇咳效果而擅自服用。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药学部主任欧阳华提醒,药物依赖的严重性不亚于毒品,贪便宜的损失也许更大。以下4类人群尤其需要注意:
婴幼儿、老年人:阿片成分在婴幼儿和老年人体内的代谢较慢,半衰期长,血药浓度过高可能引起呼吸困难,危及生命。因此,这类人群如需服用复方甘草片,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消化性溃疡患者:复方甘草片具有糖皮质激素样作用,可使胃酸分泌量增加、胃黏液分泌量减少,从而加重病情。慢性支气管炎、十二指肠溃疡等消化性溃疡患者应避免使用。
糖尿病患者:复方甘草片同样具有糖皮质激素样作用,与抗糖药合用时会发生拮抗作用,影响药效,不利于血糖稳定,甚至可能导致病情加重。
高血压患者:甘草含有的甘草次酸会抑制11β-羟类固醇脱氢酶的活性,这种酶负责将皮质醇代谢为无活性的皮质素。高血压患者服用复方甘草片后,可能出现血压升高、血钾偏低等症状,不利于血压稳定。
科学用药,远离风险
秋冬季节,养生茶饮备受青睐。然而,专家提醒,中药茶饮不同于普通饮品,不宜盲目跟风服用。中医讲究辨证施治,药物的使用需根据个体差异来确定。对于常常饮用养生茶的人来说,购买、冲泡养生茶需要严格按照药师的配比进行,不可随意抓取。
专家建议,秋冬季节若想通过饮用养生茶来润燥,应先咨询专业医疗机构,科学、正确饮用。滋补润燥的中药应在医生和药师的指导下服用,切勿自行服用,以免造成不良反应。例如,老年人长期服用润燥养阴的药物,可能会引起脾胃不良反应,出现腹泻、食欲下降等症状。
甘草片虽然具有润肺、止咳、祛痰的功效,但其潜在风险不容忽视。长期服用可能导致低钾血症、高血压等副作用,且具有成瘾性。因此,使用甘草片时必须严格遵循医嘱,特殊人群更需谨慎。在使用任何药物前,都应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切勿盲目跟风或自行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