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爆竹声,小心听力受损!
春节爆竹声,小心听力受损!
春节临近,家家户户都在准备迎接这个喜庆的节日。然而,在享受爆竹声声的同时,我们也要警惕爆竹声对听力健康的潜在危害。据濮阳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舒卫宁介绍,爆竹产生的噪声高达100分贝以上,远超人耳的耐受限度,尤其是儿童及青少年群体更容易受到侵害,可能导致突发性耳聋或爆震性耳聋。
突发性耳聋:春节后的常见问题
每年春节后,耳鼻喉科门诊都会有不少人前来就诊:“医生,我的耳朵一直嗡嗡响,听不见了!”突发性耳聋是指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耳聋,伴或不伴耳鸣、眩晕等症状,发病急,进展快,并且诊治具有时效性。春节期间的突发性耳聋主要诱因包括过度劳累、熬夜、情绪激动等。出现突发性耳聋,一定要尽早尽快治疗,同时保持情绪放松,饮食清淡,调整好睡眠,避免劳累。
爆震性耳聋:最直接的伤害
过年时燃放烟花爆竹是我们中国人几千年的传统习俗,但在放鞭炮时一定要注意,因为这是损害耳朵,导致耳聋的“头号杀手”。鞭炮燃爆时会产生强大的冲击波,这种强大的声波能量首先会对人体的鼓膜造成冲击,严重者会导致鼓膜穿孔,还可能通过听小骨的传导将能量传至内耳导致深在的损害。医学上将这种因巨大声响冲击造成的耳损伤称作“爆震性聋”,损伤较轻时,症状可以有所恢复,而严重的爆震性耳聋会导致永久的失聪。
如何预防爆炸性耳聋?
- 围观烟花爆竹燃放时要提高警惕,尽量保持3米以上的安全距离;
- 可用手掌捂住双耳,或用耳塞、棉球塞于外耳道,减少巨响对鼓膜的冲击;
- 一旦被鞭炮炸伤或震伤,应立即到医院就诊,治疗越早,听力康复的机会相对就更大;
- 当鞭炮爆炸时,可以做张口呼吸或者吞咽动作开放咽鼓管,以利于鼓膜内外压力平衡,防止震伤耳朵;
- 外面集中燃放烟花爆竹时,关闭家里的门窗,以减少接触噪音;
- 一旦发现鼓膜穿孔,切记伤耳不要进水,防止引起中耳炎,鼓膜感染后不利于听力的自我恢复。
噪声性耳聋:悄然而至的伤害
很多年轻人,返乡途中为打发旅途的疲惫和无聊,坐车期间一直戴着耳机,到家后,在KTV、酒吧等大分贝噪声的环境里流连忘返,一场接着一场根本停不下来的欢乐。噪声性耳聋是由于听觉长期遭受噪声影响而发生缓慢的进行性的感音性耳聋,早期主要表现为听觉疲劳,离开噪声环境后可逐渐恢复,持续暴露在噪声环境下则难以恢复,导致感音神经性耳聋。
普通人日常对声音强度的感知可参考如下:
- 30分贝:非常安静,几乎感觉不到
- 40分贝:安静的办公室环境
- 60分贝:正常交谈的声音
- 70分贝:繁忙街道的噪音
- 85分贝:长期暴露可能导致听力损伤
- 100分贝以上:爆竹声的级别,可导致永久性听力损伤
如何预防噪声性耳聋?
- 应减少出入或缩短时长,不要频繁的长时间待在强噪声环境中;
- 耳机的音量也要尽量放低,不要超过播放器最高音量的60%;
- 注意佩戴耳机时间不要过长,尽量每听一个小时就让耳朵休息一会儿;
- 可以适当的佩戴降噪性耳机,物理保护自己的听力;
- 如去过热闹的场合后,出现了耳鸣,不宜再去高噪音环境。
欢乐喜庆的春节,也要像平时一样保持健康生活方式,让耳朵得到呵护,远离“春节后综合症”。更重要的是,当耳朵出现耳鸣、耳闷、耳堵甚至突聋等情况时,一定要第一时间到院就医,切勿错过最佳治疗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