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夏季老年人安全指南:五种急症的科学救护方法

创作时间:
2025-01-22 02:16:15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夏季老年人安全指南:五种急症的科学救护方法

随着气温升高,老年人容易出现各种突发健康问题。嘉定镇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举办了一场关于老年人应急救护知识的讲座,教授了心肺复苏、晕厥、中风等多种急救措施。专家建议,家中如有老人,应学会基本的急救技巧,以便在紧急情况下及时施救,保障老人的生命安全。

01

噎食急救:快速反应是关键

日常生活中,很多老年人都会有吞咽困难的情况,吃饭进食时容易发生噎食。噎食是指食物堵塞咽喉部或卡在食道的狭窄处,甚至误入气管,引起呼吸窒息的现象。噎食会严重损害老年人的健康,甚至引发猝死。常见阻塞气管的食物有肉类、芋艿、地瓜、汤圆、包子、豆子、花生、瓜子等。

噎食的主要表现包括:

  1. 进食时突然不能说话,或者是欲说无声
  2. 呼吸困难,出现窒息性的痛苦表情,患者通常会用手按住颈部或胸前,并用手指口腔
  3. 吐过部分气道阻塞,患者可出现剧烈咳嗽、咳嗽间歇有喘鸣音,欲用力咳嗽但咳嗽不出甚至出现呼气困难等

发生噎食后,应立即采取以下急救措施:

  1. 快速疏通呼吸道。发现噎食后,应立即清除患者口咽部食物,施救者可快速使用筷子、牙刷、压舌板等物分开患者口腔,清除口内积食。对于清醒的患者,用上述物品刺激咽部催吐,同时轻拍患者背部,协助吐出食物;对于不清醒或催吐无效的,要立即用食、中二指伸向口腔深部,将食物一点点掏出,越快越好。

  2. 海姆立克急救法:

  • 如患者意识不清倒地,施救者可骑跨在患者髋部,一手以掌根置于患者脐上二横指处,另一手覆盖其上,双手快速反复向后、向上冲击压迫其腹部,直至异物冲出。
  • 如患者意识清醒且站立,施救者可站在患者身后,环抱患者,一手握拳,拳头的拇指侧对准腹部,位置在脐上两横指处,另一手包住拳头,将患者身体略微前倾,使其低头、张口。随后,施救者可双手快速向后上方冲击压迫其腹部,重复5-6次,检查是否有异物冲出,如果没有可轻拍患者背部,使食物松动,再继续以上动作直至异物冲出。
  • 如自己发生噎食且孤立无援时,必须迅速利用意识尚清晰的两三分钟时间进行自救。应迅速将自己的身体稍前倾,腹部上端靠在一固定物体上(如桌子边缘、椅背等),以物体边缘压迫上腹部,身体连向前倾压5-6次,重复操作,直至异物冲出。
02

心肺复苏:把握黄金抢救时间

随着老龄化现象的不断加剧,心脏停搏已成为全球性公共健康问题。我国有超过3亿人患有心血管疾病,然而院外心脏骤停患者存活率不到1%,与发达国家相差甚远。心脏停搏发生后4~6 分钟是抢救生命的“黄金时间”,抢救的关键在于早期识别和启动急救医疗服务系统、即时高质量心肺复苏以及早期除颤。然而公众急救技能的薄弱、院前急救到达时间较长等原因导致的复苏延迟,使得许多患者错失最佳救护时间,因此以家庭为单位,开展针对性的公众CPR培训是十分必要的。

心肺复苏的操作要点如下:

  1. 首先要确保患者的现场周围环境是安全的。
  2. 将患者平卧于硬质平面上,取仰卧位,松解衣领及裤带。
  3. 施救者双手重叠,掌根部放在患者胸部中央(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即胸骨中下1/3处);按压频率100~120次/min, 按压深度至少5~6cm。
  4. 清除病人口腔、鼻腔的异物和分泌物,若有假牙应取下。对无颈椎损伤患者给予仰头抬颌法开放气道:即操作者将一手置于患者前额使头向后仰,另一手的食、中两指抬起下颏,使下颌角与耳垂的连线与地面呈垂直状态,保持气道通畅。
  5. 在确保气道通畅后,施救者左手的拇指与示指捏住患者鼻孔,深吸一口气,用口唇完全包绕病人的嘴部,然后缓慢吹气,时间不少于1秒,观察患者有无胸廓起伏,确保足量的气体进入患者肺部。按照30∶2的比例给予按压和通气(即每30次胸外按压后给予2次人工呼吸)交替进行5个循环。
  6. 进行5个循环的心肺复苏(约2分钟)后,通过触摸颈动脉搏动,看胸廓起伏、感觉呼吸的方法,判定自主心跳及呼吸是否恢复,评估在10秒内完成。如果患者复苏成功,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等待120送至医院进一步救治;如果复苏不成功,再次进行5个循环的心肺复苏,直至120的到来。
  7. 通知在场其他人以最快的速度取来AED设备,同时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如及时取来除颤仪,并且患者为心律失常,应尽早尽快进行电除颤,电除颤越早,抢救成功率越高。首次除颤能量选择也不宜太高,推荐为150J,无效时根据情况适当增加除颤能量。另外,老年患者心脏功能衰退,心肌收缩功能降低,如果采用多次高能电除颤,有可能会给患者的心肌带来不可逆的损伤。但对于顽固性心律失常,可在第二次
03

中风急救:时间就是大脑

中风是老年人常见的急症,其症状包括一侧手脚无力、半边身体麻木、嘴角下垂、吞咽困难、说话困难或听不懂别人在说什么、视力模糊、难以正常行走、难以集中注意力、难以平衡,以及从未有过的剧烈头痛。中风发生时,流向大脑的血液减少,导致脑组织损伤。这会对大脑功能产生负面影响或造成永久性脑损伤。

发现中风症状后,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1. 初步判断为脑血管意外以后,应使病人仰卧,头肩部稍垫高,头偏向一侧,防止痰液或呕吐物回吸入气管造成窒息,如果病人口鼻中有呕吐物阻塞,应设法抠出,保持呼吸道通畅。
  2. 解开病人领口纽扣,领带、裤带、胸罩,如有假牙也应取出。
  3. 如果病人是清醒的,应注意要安慰病人,缓解其紧张情绪。宜保持镇静,切勿慌张,不要悲哭或呼唤病人,避免造成病人的心理压力。
  4. 注意给病人保暖,防止受凉。
  5. 立即送往就近医院!最好在发病3小时之内。有条件者呼叫救护车来运送病人,急救电话为“120”。若自行运送,在搬运病人时正确的方法是:2—3人同时用力,一人托住病人的头部和肩部;如果还有一人,则要托起病人腰背部及双脚,3人一起用力,平抬病人移至硬木板或担架上,不要在搬运时把病人扶直坐起,勿抱、拖、背、扛病人。
  6. 在没有医生明确诊断之前,切勿擅自作主给病人服用止血剂、安宫剂牛黄丸或其它药物。
04

晕厥处理:保持呼吸道通畅

晕厥是常见的突发症状,其中心源性晕厥尤其危险。心源性晕厥可能由心脏疾患引起,如快速性心律失常、慢性心律失常、心脏瓣膜病、心肌梗死、肥厚性心肌病、心包填塞、主动脉夹层等。其特点包括晕厥发作前可有先兆症状如黑曚、乏力、汗出等,发作迅速,醒来后不能回忆晕厥的过程,剧烈运动后、极度劳累时发病率增高。

发现心源性晕厥后,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1. 保持呼吸道通畅:立即将患者置于平卧位,并保持头低足高位,以利于脑部供血。同时,松开患者的衣物纽扣,头转向一侧,以避免舌后坠堵塞气道。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的过程中,尽量保持患者安静,避免过多搬动。
  2. 心肺复苏:如发现患者颈动脉搏动消失,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心肺复苏的具体操作步骤包括胸外按压、开放气道和人工呼吸等。
  3. 拨打急救电话:在采取紧急措施的同时,应拨打急救电话或呼叫救护车,以便尽快将患者送往医院接受专业治疗。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的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和生命体征,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急救人员。
05

跌倒自救:判断环境安全是首要

跌倒是老年人常见的意外情况,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在跌倒后,老年人应首先判断环境是否安全。如果环境不安全,应尽量寻求帮助或自助,立即脱离危险环境。如果环境安全,可以先自我感受身体状况,检查有无疼痛、头颈部和四肢关节活动受限等情况。如果有腰背部剧烈疼痛、关节活动异常等异常情况,不可自行起身或移动,应立即呼救,并寻求周边可触及的保暖物品覆盖身体,等待救援。

专家建议,家庭成员应学习基本的急救技能,以便在紧急情况下及时施救。此外,还可以通过参加专业的急救培训课程,进一步提升急救能力。掌握这些急救知识,不仅能在关键时刻挽救生命,还能为专业医疗人员的到来争取宝贵时间。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