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罗宋汤在上海:从沙俄移民到本帮菜经典

创作时间:
2025-01-22 01:46:02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罗宋汤在上海:从沙俄移民到本帮菜经典

1917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移民潮改变了上海的饮食文化。大批沙俄移民涌入上海,带来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其中一道浓汤——罗宋汤,逐渐融入上海人的餐桌,成为这座城市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01

霞飞路的崛起

20世纪20年代,霞飞路(今淮海中路)成为沙俄移民的主要聚居地。他们在这里开设了各类商店,包括百货店、时装店、咖啡店和酒吧等,使霞飞路成为同步国际潮流的时髦商街。当时的霞飞路两旁种植着从法国引进的悬铃木树(法国梧桐),营造出浓厚的异国情调。

02

罗宋汤的普及

罗宋汤最初是沙俄移民餐桌上的常见菜肴,随着中俄饮食文化的交融,这道汤逐渐被上海市民所接受。上海的厨师们在保留罗宋汤基本风味的同时,根据本地口味进行了改良。例如,加入了土豆、胡萝卜等蔬菜,使其更加符合上海人的饮食习惯。这种改良不仅保留了罗宋汤的酸甜口感,还增加了汤的浓稠度,使其更适合搭配上海的本帮菜。

03

当代传承

位于打浦桥日月光商圈的“妈妈家·本帮菜”是当代上海罗宋汤的代表。这家餐厅的创始人拥有35年大厨功底,连续四年登上必吃榜。其传统德大罗宋汤在大众点评上排名上海第一,酸甜可口,量大味足,是上海小囡从小吃到大的味道。这道汤不仅保留了传统风味,还在现代餐饮环境中焕发新生,成为年轻一代了解和传承上海饮食文化的重要载体。

04

文化意义

罗宋汤在上海的普及和发展,不仅是饮食文化的融合,更体现了上海这座城市的包容性和创新精神。从1917年的沙俄移民潮到现代的餐饮创新,罗宋汤见证了上海的变迁,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的味蕾纽带。它不仅是一道菜,更是上海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几代上海人的记忆和情感。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