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电子社保卡覆盖73.4%人口,社保服务实现掌上办

创作时间:
2025-01-22 00:39:29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电子社保卡覆盖73.4%人口,社保服务实现掌上办

近年来,社保行业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显著进展,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社保领域。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提升了社保数据分析的精准度和时效性,还为政策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此外,移动应用、在线服务等新兴技术手段的普及,使得参保人员可以随时随地查询和办理社保业务,大大提高了服务的便捷性和满意度。社保行业信息化建设正在引领高效管理社保账户的新趋势,为参保人员带来前所未有的便利。

01

技术赋能:智能化服务提升效率

在浙江省绍兴市,当地人社局依托全市社保卡业务数据,构建了“1+3绍兴市社保卡智能AI服务体系”。该体系包括1条热线——96225绍兴市社保卡热线,搭载7×24小时智能客服咨询专线,可高效识别来电群众意图,并提供政策解答、业务咨询、信息查询等场景的对话服务。此外,3大线上渠道——社保卡网站、App、微信公众号嵌入AI助手智能服务,支持语音、文字对话方式,实现热点问题智能推送,在提供精准个性化服务的基础上,进一步感知群众需求,为广大群众提供全天候、多渠道的在线服务。

据统计,绍兴市社保卡智能AI服务体系已向全社会提供服务超17万人次,问题解决比例超83%,不仅有效减轻了人工窗口、热线电话咨询压力,也为群众带来了高效能、高质量的新体验。

02

移动应用:随时随地办理社保业务

截至2024年9月底,我国电子社保卡推出6年多,已有累计10.34亿人领用,人口覆盖率达73.4%。电子社保卡是持卡人手机中的社保卡,与实体社保卡一一对应、功能相通,是持卡人享受就业、社保以及其他民生服务的电子凭证和结算工具。

电子社保卡已拓展至440个服务渠道,包括电子社保卡APP、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国务院客户端小程序、各地人社部门APP、微信和支付宝小程序、云闪付APP、社保卡服务银行APP等,基本覆盖群众常用的各种互联网应用程序,使用更加便利。此外,电子社保卡还上线亲情服务功能,可以帮助家人办理个人社保权益单查询、养老保险关系转移、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申请等业务,解决了“老人孩子不会用”的难题。目前,亲情服务功能已覆盖0.93亿18岁以下儿童青少年和2.45亿60岁以上老年人。

03

多场景应用:从就业到消费的全方位服务

电子社保卡不仅是一张办理人社业务的卡,通过与各地各部门业务融合打通,还在政务、消费、交通、文旅等领域拓展了丰富多样的服务功能。例如,在就业方面,电子社保卡中的“就业在线”功能可以帮助求职者找工作;在消费方面,电子社保卡绑定社保卡银行账户后,还能享受各种优惠活动;在公共服务方面,电子社保卡已接入多个公共服务平台,群众可查询、办理各类业务。

当前,电子社保卡正逐步打通地域限制,扩大服务范围,已开通102项全国服务和1000余项各省市属地服务,同时上线社保卡居民服务“一件事”服务专区,为群众提供场景机构查询、线上办事、咨询等服务,实现服务同源、全国互联。

04

未来展望:数字化转型持续深化

随着区域协调发展深入推进、人员流动性普遍增强,亟须进一步破解人员流动后各类民生保障服务的衔接难题,电子社保卡成为推进服务共享的重要工具。例如,北京、山东、河南、内蒙古等地已相继发布工伤保险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试点方案,参保人员可持电子社保卡直接结算相关费用。

专家指出,未来社保信息化建设将更加注重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服务的持续深化。例如,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汪泓教授在《上海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报告(2024)》中提出,要加快推进上海社会保障管理的数字化转型,提高社会保障管理绩效。同时,专家还建议构建多支柱的养老金体系,通过国家、单位和个人养老责任共担,实现养老金体系的可持续发展。

社保行业信息化建设正在引领高效管理社保账户的新趋势,为参保人员带来前所未有的便利。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持续拓展,未来的社保服务将更加便捷、智能,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目标。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