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国四大名楼:黄鹤、鹳雀、滕王阁、岳阳,千年来诗文传颂、屡毁屡建

创作时间:
2025-01-21 21:15:59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国四大名楼:黄鹤、鹳雀、滕王阁、岳阳,千年来诗文传颂、屡毁屡建

在中国古代建筑中,楼阁是一种重要的建筑类型,通常指多层建筑物。它们不仅具有实用功能,如军事瞭望、赏景和藏书,还是文人墨客聚会之所,孕育了许多文学名篇。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国最知名的四座楼阁建筑,感受它们的历史魅力和文化价值。

黄鹤楼:千年名楼,诗韵悠长

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期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最初是为军事目的而建。孙权为了实现“以武治国而昌”,在此筑城设楼,用作瞭望之用。千百年来,白云环绕其上,滚滚长江从脚下东流而去。


明代——安文正《黄鹤楼图》局部

到了唐朝,黄鹤楼逐渐演变为著名的名胜景点。历代文人墨客到此游览,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唐代诗人崔颢的“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已成为千古绝唱,更使黄鹤楼名声大噪。



因兵火频繁,黄鹤楼屡建屡废。各朝皆不相同,但都显得高古雄浑,极富个性。仅明清两代,就被毁7次,重建和维修了10次。最后一座“清楼”建于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毁于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此后近百年未曾重修。1981年10月,黄鹤楼重修工程破土开工,1985年6月落成,即是我们如今看到的黄鹤楼。

鹳雀楼:黄河岸边的千年古楼

鹳雀楼,又名鹳鹊楼,因古时常有鹳雀栖其上而得名。它位于晋秦豫三省交界的山西永济蒲州古城西郊外的黄河岸畔。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一首《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使其名扬天下,声播四海,成为黄河流域的标志性建筑。与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合称为中国四大名楼。

鹳雀楼始建于北周时期,作为军事瞭望之用。在金元光元年(1222年)遭大火焚毁。1997年12月,鹳雀楼重建,2002年鹳雀楼正式对外开放。如今的鹳雀楼为高台式十字歇山顶楼阁,外观3层4檐,内部为9层使用空间。整座楼阁分为台基和楼身两部分,总高度达73.9米,设计十分宏伟又不失精致。

复原的鹳雀楼在结构形制上是按照该楼最兴盛时期的唐代风格进行设计建造。所以,内部彩画也是按唐代彩画的艺术风格恢复,参考唐代建筑、陵墓和敦煌石窟彩画等档案资料,与鹤雀楼的结构相辅相成,相映生辉。

滕王阁:文化名楼,文人墨客的聚集地

滕王阁是江西南昌市的地标建筑,提起南昌,必然会想起滕王阁。滕王阁因“初唐四杰”王勃的传世名作《滕王阁序》而闻名于世,“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明代——仇英《滕王阁图》

滕王阁始建于唐永徽四年(653年),为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滕王李元婴任江南洪州都督时所修。与黄鹤楼和鹳雀楼不同,滕王阁为文化而修,为它奠基的正是一批批文人。在滕王阁建成后的第22年,25岁的王勃前往广东探望父亲时路过洪都,有幸参加了都督在滕王阁上举行的一次宴会,写下了大气磅礴堪称其一生代表之作的骈体散文《滕王阁序》。

1300多年的风雨岁月间,它经历兴废前后达28次之多,最后一次焚于1926年,被北洋军阀焚毁。滕王阁屡废屡建,平均46年即重修或重建一次,一次比一次更雄伟、更壮观,几乎一直屹立于赣江之畔。现存建筑为1985年重建。

岳阳楼:阅军楼的华丽转身

岳阳楼,位于湖南省岳阳市,位于岳阳古城西门城墙之上,紧靠洞庭湖畔,下瞰洞庭,前望君山。始建于东汉建安二十年(215年),为东汉末年横江将军鲁肃建的“阅军楼”,为一座军事性楼阁。千百年来,曾被毁无楼,南朝年间,岳阳楼由军事设施转变为观赏楼。历代重修,现存建筑沿袭清光绪六年(1880年)重建时的形制与格局。

L宋末元初——夏永《岳阳楼图》

如今的岳阳楼主楼为长方形体,主楼高19.42米,为三层四柱,飞檐盔顶,纯木结构。楼中四根楠木金柱直贯楼顶,周围绕以廊、枋、椽、檩互相榫合,结为整体,顶覆琉璃黄瓦,庄重大方。

北宋庆历五年(1045年),岳州知军州事滕宗谅(滕子京)重修岳阳楼,并拟修筑偃虹堤。滕子京邀好友范仲淹作《岳阳楼记》,留下了千古名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使得岳阳楼闻名于后世。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