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光泉法师:以“慈悲为怀”推动佛教文化传承与创新

创作时间:
2025-01-21 22:27:41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光泉法师:以“慈悲为怀”推动佛教文化传承与创新

2024年12月31日,杭州灵隐寺方丈光泉法师在新年致辞中表示,新的一年,灵隐寺将继续发扬佛教“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绽放佛教“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心莲,弘法利生,慈悲济世,为助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作出佛教的贡献。

光泉法师,这位出生于1961年3月8日的杭州人,自1989年在江苏省海门县法光寺出家以来,始终秉持着“慈悲为怀”的理念,致力于佛教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他不仅是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浙江省佛教协会副会长,还是浙江省政协委员、杭州市政协常委、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副主任。这些身份,既是对他个人成就的认可,也是他为佛教文化传承所作贡献的见证。

光泉法师的修行之路,始于1989年在江苏省海门县法光寺的出家仪式。1990年,他在上海龙华古寺受具足戒,正式成为一名比丘。此后,他先后在上海佛学院、中国佛学院九华山执事班学习,不断深化对佛法的理解。2005年,他毕业于浙江大学中国哲学研究生班,为自己的佛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在修行理念上,光泉法师强调佛教“慈悲为怀”的精神。他认为,佛教的核心在于“慈悲”,而“慈悲”不仅是一种理念,更需要转化为实际行动。在2024年中澳新佛教论坛上,他呼吁三国佛教徒加强公益慈善事业的交流合作,在扶贫赈灾、医疗援助、安老怀少等方面携手并进,共同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

在佛教文化传承方面,光泉法师积极推动中国佛教“走出去”。他提出,中国佛教走向国际,包含两部分:一是慈悲精神的实践,二是禅修理念的推广。他鼓励大众通过禅修和内省,去除内心的贪欲、嗔恨和愚痴,培养正念,促进内心的和平与安宁。

2024年10月,光泉法师主持了在浙江绍兴举办的佛教论辩会。这次论辩会由中国佛教协会主办,旨在弘扬我国佛教深入经藏、弘法利生的优良传统,培养和发现优秀弘法人才,深入推进我国佛教中国化。光泉法师在开幕式上表示,希望通过此次论辩会的举办,能够发现和培养一批秉持传统,更好契合社会主义新时代要求,符合国际佛教界交往需要的新时代僧才。

在社会责任方面,光泉法师积极推动佛教界的慈善事业。2024年11月,他在湖州长兴举行的中韩佛教文化交流活动上表示,佛教界应共同弘扬正法,宣介佛教所倡导的慈悲、智慧、平等、和合的理念,为人类和谐、世界和平贡献力量。

此外,光泉法师还注重将佛教文化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2024年5月,他组织浙江省佛教协会班子成员、理事及工作人员赴青海、甘肃开展红色之旅,参观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兰州八路军办事处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接受现场主题教学,深刻体会到了当下的和平安定来之不易,祖国的繁荣富强来之不易。

光泉法师的修行之路,不仅是对佛教传统的继承,更是对现代佛教发展的创新探索。他以“慈悲为怀”的理念,积极推动佛教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为佛教在中国的健康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他的引领下,灵隐寺已成为佛教文化交流的重要中心,吸引了无数信徒和游客前来参观和学习。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