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三峡集团海上风电创新突破:16兆瓦机组并网,布局深远海开发

创作时间:
2025-01-22 05:07:52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三峡集团海上风电创新突破:16兆瓦机组并网,布局深远海开发

三峡集团在海上风电领域持续领跑,全球首台16兆瓦超大容量海上风电机组的成功并网发电,标志着三峡集团在海上风电技术上的领先地位。此外,三峡集团还积极推进抽水蓄能和光伏电站的技术革新,助力清洁能源高质量发展。这些创新不仅提升了能源生产效率,也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01

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技术创新的里程碑

2024年2月,三峡集团成功并网发电全球首台16兆瓦超大容量海上风电机组。这台机组属于海上风力发电装备,是海上风电场建设的核心设备之一。该机组规格性能领先,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攻克了超长柔性叶片、大型主轴轴承国产化、超大容量发电机小型化等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

这台机组具有三个显著优势:国产化率高,主轴轴承等核心关键部件全面实现国产化;数字化程度优,通过大数据实时跟踪机组运行状态,确保机组运行安全和高效发电;适用地域广,可广泛应用于我国东南沿海及台湾地区、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及欧美国家。

主要技术指标显示,风电机组额定功率为16000kW,叶轮直径达252米,设计使用寿命不小于25年,采用半直驱技术路线,适用于IEC-S风区,单位机舱重量不大于45吨每兆瓦。该机组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执行质量标准,降低缺陷风险,拥有完整的供应链支持,技术成熟度较高。

02

福清兴化湾:海上风电的绿色实践

三峡集团福清兴化湾海上风电场是其在海上风电领域的重要实践基地。风电场装机总规模近36万千瓦,安装59台风机,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推动大容量海上风电机组的研发应用。

2020年,福清兴化湾海上风电场累计生产5.86亿千瓦时清洁能源,相当于减少燃煤消耗12800吨,二氧化碳排放33500吨。这一成就不仅展示了三峡集团在海上风电领域的技术实力,也体现了其对绿色低碳发展的贡献。

03

深远海开发与融合发展:引领未来能源方向

三峡集团在深远海风电开发和海洋能源立体融合开发方面积极布局。根据国家气候中心最新数据显示,中国海上150米高度、离岸200公里以内且水深小于100米的风能技术可开发量约为27.8亿千瓦,其中近海风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约15.5亿千瓦,深远海风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约12.3亿千瓦。

三峡集团上海院正在围绕能源岛开展关键技术和设计方案的探索,形成四种能源岛模式。三峡集团还致力于海洋综合能源开发模式探索,在“海上风电+海洋牧场”融合发展方面逐步具备了融合方案设计能力、装备研发设计能力和项目建设能力。

04

清洁能源贡献与环保实践: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三峡集团在海上风电领域不仅注重技术创新和项目开发,还积极履行环境保护责任。福清兴化湾海上风电场通过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和湿地资源监测等措施,保护生态环境。科研人员根据兴化湾鸟类分布特点和工程建设本身的特性,提出切实可行的保护对策,为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05

未来展望:引领海上风电高质量发展

三峡集团在海上风电领域的技术创新和项目实践,为未来能源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根据《“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三峡集团将继续优化近海海上风电布局,开展深远海海上风电规划,推动近海规模化开发和深远海示范化开发,重点建设山东半岛、长三角、闽南、粤东、北部湾五大海上风电基地集群。

三峡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杨定华表示,人工智能技术将给未来的海上风电发展带来新机遇。三峡集团倡议共建海上风电大数据中心,建立数据要素融合流通机制,开创海上风电研发与应用的全新发展模式。构建海上风电全生命周期数字孪生数据与技术体系,促进海上风电全产业链技术更新迭代,进一步增强海上风电产业链韧性,实现自主可控。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