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非甾体抗炎药可以止痛,但有心血管风险,老年人要慎用

创作时间:
2025-01-21 20:06:43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非甾体抗炎药可以止痛,但有心血管风险,老年人要慎用

非甾体抗炎药是一类常用的止痛药物,如布洛芬、阿司匹林等。这类药物虽然能有效缓解疼痛,但长期使用可能带来心血管风险,特别是对于老年人来说更需谨慎使用。

什么是真正的“消炎药”?

当身体受到外界刺激时会产生炎症反应,表现为红、肿、热、痛等症状。炎症可分为感染性炎症(由病原体感染引起)和非感染性炎症。

人们常说的“消炎药”如头孢、青霉素等,实际上是抗菌药,只能通过消灭病原体来缓解感染性炎症,对非感染性炎症无效。真正的消炎药分为两类:糖皮质激素和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由于糖皮质激素副作用较大,非甾体抗炎药在临床上使用更为广泛。需要注意的是,对乙酰氨基酚只有解热镇痛作用,几乎没有抗炎效果,因此不属于非甾体抗炎药。

非甾体抗炎药的心血管风险

非甾体抗炎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COX)发挥作用。人体中的环氧化酶主要分为COX-1和COX-2两种:

  • 抑制COX-1具有抗血小板作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可用于预防血栓
  • 抑制COX-2会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前列腺素是人体中的致痛物质,还会影响体温调节中枢,减少合成之后就可以产生止痛、退热的作用

然而,前列腺素还具有使血管舒张和促进钠离子排泄的作用。当其合成减少时,可能会引起血管收缩和水钠潴留,导致血压升高、心脏负荷增加,从而增加心血管风险。此外,非甾体抗炎药还可能影响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增加心肌梗塞的风险。血压升高还可能增加房颤风险,促使心源性血栓的形成。

研究表明,长期或大剂量使用非甾体抗炎药会显著增加心血管风险,即使短期用药也可能带来一定风险。因此,对于有心血管风险的老年人,使用这类药物时需格外谨慎。

如何安全使用非甾体抗炎药?

  1. 治标不治本:对于慢性疼痛的老年人,应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尽量减少非甾体抗炎药的使用。如果必须使用,建议短期用药,连续服用时间不宜超过5天。

  2. 监测血压:高血压患者在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时,需密切关注血压变化,必要时调整降压药物的使用。

  3. 遵医嘱用药:已患有心梗、冠心病、房颤、心功能不全或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不建议自行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4. 避免超量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存在“天花板效应”,即超过一定剂量后,增加用量并不能增强疗效,反而会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同时,不应同时使用两种或以上的非甾体抗炎药。

  5. 保护胃黏膜:这类药物可能对胃黏膜造成损伤,必要时可与胃黏膜保护剂联合使用。

总结:老年人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时需谨慎,应注意其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避免长期或大剂量使用,最好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

本文原文来自腾讯新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