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徐海东:一位特别的大将

创作时间:
2025-01-21 20:10:10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徐海东:一位特别的大将

1955年全军授衔,十位开国大将中,徐海东的授衔经历尤为特别。他因身负重伤而告别战场,错过了大半个抗战和解放战争,却依然被评为开国大将,位列第二。这背后,不仅有他红军时期的卓越战绩,更有他对革命的特殊贡献。

1955年9月全军授衔,要综合一众将领们三个阶段的战绩和贡献,来确定军衔高低:即红军时期、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当然,建国后参加过抗美援朝的干部,也会获得一些优势。所以“偏科”或者革命起步晚的将领,往往评衔时会受到影响,但徐海东是个明显的例外。

由于身负十几处枪伤,且多次吐血、晕倒,时任八路军344旅旅长的徐海东,不得不在1938年退出抗日战场,到后方医院休养。这一退不要紧,没想到竟从此告别了指挥生涯,基本成了一名二线、甚至三线干部。不是能力不强,身体实在不允许。

这个时候全面抗战才打了一年,徐海东事实上错过了大半个抗战进程,更不要说后面的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了。他虽然很想念部队,却力有不逮,甚至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徐海东都没有出任过太高的实职。所以1955年授衔时,像他这种经历的人太罕见了,错过那么多大战,却还能被评为开国大将,并且排名直追著名的粟裕大将,位列第二。

徐海东的优势在于红军时的履历,作为红25军负责人,他率领红军的这一重要脉络完成长征。徐海东是真正意义上独当一面的人物,没有任何庇护,许多职级跟他相当的中央红军将领,从这个角度来说没有他的带兵难度大、功劳大。但如果仅此而已,还不能弥补后面经历的缺失。

毛主席欣赏的,是他对革命的特殊贡献:徐海东在陕北接济过中央,并且他是老鄂豫皖出来的干部,中央最困难的时候他肯伸手,而没有倒向其他一些人,体现了徐海东的政治觉悟及革命信仰,这才是主席对徐海东念念不忘的重要原因。虽然他后期仗打得少,但中央首长坚持授予徐海东大将军衔。

所以徐海东大气、仗义、顾大局,还很会打仗,确实是大将之才。不过这样的将军,也不是脸谱化的:很多人不了解,其实徐海东个性非常强,这跟前面的那些特点不冲突。有个非常有趣的细节,就是授衔后昔日下属、老战友专门来徐海东家,给他道贺。徐海东即兴讲了一番话,在场之人没有敢接话的。

原来在授衔仪式当天,徐海东发现长期从事政治工作的罗瑞卿同志,跟自己一样被评为大将。徐海东若有所思,后来他在家里跟四方面军出来的上将许世友、陈再道、王新亭等人讲:哎呀,“杨罗耿兵团”,在华北功劳不小,带兵的杨得志只是上将,搞政工的有多大功劳,能比司令员的军衔还高咧?

当年杨得志是兵团司令,兵团政委正是罗瑞卿。这倒不是徐海东不喜欢罗瑞卿,而是一种“武人情节”。徐海东是带兵的将军,跟罗瑞卿完全不是一种类型的代表,往往战将之间才会惺惺相惜。所以性情直爽的徐海东,便口无遮拦地评价了几句。在场的许世友等人,都是徐海东的老友,他敢这样讲话,许世友他们可不能,大家明显收着嘴,笑笑不说话。要知道罗瑞卿长期护卫过毛主席,建国后在党政军系统身兼数职,地位和作用也是很突出的。除了豪爽的徐海东外,也许还真没人敢开这样的玩笑。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