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冷热敷,让你告别健身后的肌肉酸痛

创作时间:
2025-01-22 01:16:46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冷热敷,让你告别健身后的肌肉酸痛

健身后肌肉酸痛怎么办?冷敷和热敷是科学有效的缓解方法。运动后第一时间冷敷,能减轻炎症和肿胀;24小时后再进行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加速肌肉恢复。掌握正确的冷热敷技巧,让你告别肌肉酸痛,享受健身带来的快乐。

01

为什么会有肌肉酸痛?

当你进行高强度运动或尝试新的运动项目时,肌肉会出现微小损伤,这种损伤会引发一系列生理反应,包括肌肉释放离子和其他分子,导致局部肿胀和神经末梢刺激,从而产生疼痛。这种现象被称为“延迟性肌肉酸痛”(DOMS),通常在运动后24-72小时内达到高峰。

02

冷敷:运动后的第一道防线

运动后立即使用冷敷,可以有效减轻肌肉酸痛和肿胀。冷敷通过收缩血管,减少组织的血液流量,从而减轻疼痛和肿胀。这是因为冷敷能够降低局部组织的温度,减缓炎症反应和代谢速率。

具体操作方法:

  1. 冰敷:将冰块或冰袋用毛巾包裹后,敷在疼痛或肿胀的部位,持续敷压15-20分钟。

  2. 冷水浸泡:将患部浸泡在冷水中,保持10-15分钟。

  3. 冷湿敷:用湿毛巾或湿布敷在患处,每次15-20分钟,可多次重复。

注意事项:

  • 伤后立即冷敷,越早越好,但不是冷敷时间越长越好。

  • 冷敷时间要适宜,时间过长反而适得其反。

  • 建议每次冷敷15-20分钟,每次间隔至少2小时,每天冷敷3-4次即可(眼部周围/颈动脉除外)。

  • 冷袋不要直接与皮肤接触,中间隔毛巾。

  • 冷敷时最好加压(用手压or绷带绑住)。

03

热敷:恢复期的温暖助手

在运动后的48小时后,可以开始使用热敷。热敷能够通过扩张血管,增加局部血液流量,促进血液循环和代谢。同时,热敷还能减少肌肉紧张和痉挛,加强软组织的“弹性”,改善关节活动度。

具体操作方法:

  1. 热水袋:用热水袋装热水,放在需要治疗的部位,保持20-30分钟。

  2. 热毛巾:将热湿毛巾敷在疼痛或不适的部位,保持15-20分钟。

  3. 热湿敷:用湿热毛巾覆盖在患处,每次15-20分钟,可多次重复。

注意事项:

  • 不适用于皮肤破溃、有皮疹者、有伤口,及不适于小孩或高龄老人。
04

冷热敷交替:双重效果更佳

在运动后的48小时后,可以开始使用冷热敷交替的方法。具体操作是先进行冷敷15-20分钟,然后进行热敷20-30分钟,重复2-3次。这种交替使用可以更全面地促进肌肉恢复。

05

其他辅助方法

除了冷热敷,还有其他一些方法可以帮助缓解肌肉酸痛:

  1. 轻度拉伸:运动后趁身体还热乎,赶紧做静态拉伸。像跑完步,就站直把脚后跟着地向后抬,拉紧小腿后侧,坚持30-60秒,再换脚;上肢呢,伸直手臂,另一只手轻拉手腕朝身体方向,同样保持时长。拉伸能让紧张的肌肉纤维“松松弦”,酸痛、僵硬全赶跑,肌肉重回柔软有弹性。

  2. 补充水分和电解质:运动时大汗淋漓,水分、电解质跟着“出逃”,一旦脱水,酸痛更甚。运动后得及时补上,运动饮料是个好选择,含钠、钾等电解质;淡盐水也行。按每流失1斤汗液补500-700毫升液体的标准来,身体“水电平衡”了,肌肉恢复才有保障。

  3. 摄入蛋白质:运动让肌肉纤维“受伤”,蛋白质就是“修复工匠”。鸡胸肉、鱼虾、豆类、蛋白粉等优质蛋白赶紧安排。建议运动后30-60分钟内摄入,这时候肌肉“胃口”最好,能高效利用蛋白修补自身,酸痛自然少折腾。

  4. 轻度有氧运动:要是运动后第二天、第三天肌肉酸痛不太厉害,不妨来点轻度有氧运动,像快走、骑车。别小瞧这些,它们能化身“快递员”,加速血液循环,把营养精准送到肌肉“手里”,顺便捎走乳酸,只是强度得把控好,别又把肌肉折腾坏了。

掌握正确的冷热敷技巧,结合其他方法,科学应对肌肉酸痛,享受健身带来的快乐。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