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从心理学角度看幸灾乐祸:4个主要原因与5点建议

创作时间:
2025-01-21 21:55:16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从心理学角度看幸灾乐祸:4个主要原因与5点建议

近日,某位网红因不当言论引发热议,许多网友表现出明显的幸灾乐祸心态。这种心理现象在心理学上有着复杂的原因,包括自我提升的愿望、共鸣感以及对公平感的追求。当人们看到他人遭遇不幸时,可能会感到一种潜在的满足感或快乐,这背后反映了个体的嫉妒心理、缺乏同情心或心理不成熟。了解幸灾乐祸的心态有助于我们培养更健康的社交环境和人际关系。

01

幸灾乐祸: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

“幸灾乐祸”通常带有负面意涵,指“对于他人的不幸遭遇引以为乐”。或许是由于太过负面,有违圣经教义,因此在英文里面并没有这个词汇,在西方世界中,有明确指称“幸灾乐祸”的单词是德文。

Schadenfreude(德文):幸灾乐祸(对他人不幸感到痛快的享受)。这个词汇源自德文,英文中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因此借用。(Schade = 损害 + Freude = 快乐)。

在《心智探奇:人类心智的起源与进化》一书中,有这样一段描述:

当英語使用者第一次听到"Schadenfreude"這個詞時,他們的反應通常不是「讓我想想……對別人不幸的愉悅……那怎麼可能呢?我無法理解這個概念,我的語言和文化沒提供給我這樣的類別」,而是「你是說有一個詞來表示它?那真不錯」。這確實是一個世紀之前把"Schadenfreude"這個詞引入書面英語的作者們心裡所想的。表示情緒的新詞很快就被接受了,無需複雜的定義解釋。

02

幸灾乐祸的成因:复杂而多维

在《幸災樂禍》一书中,作者指出,幸灾乐祸涉及到人类社会千年以来的共通价值,包含对于公平的追求和憎恶虚伪、喜欢看见对手受苦、希望自己能赢,还有和他人比较的渴望,同时在尚未达到自己期待的理想目标之前,给予自己一个合理的说法。此外,还有彼此团结的欲望。

机会主义式的乐趣

最受歡迎的TED演講影片,在作者撰文的當下三千萬的全球點擊率,這是一個由全球領袖和哈佛學者談論教育和領導的深具啟發性的演說;然而同一時間,某個爸爸被學走路的女兒踢中鼠蹊部的短片,在全球卻有兩億五千六百萬人次觀看。這或許可以說明,為什麼《歡笑一籮筐》和豆豆先生如此受歡迎。

幸运感:庆幸自己幸免

之所以愜意,是你知道自己免於不幸。——盧克萊修,羅馬共和國的哲學家,著有《物性論》。

公平感:恶有恶报

我們樂意看見那些「破壞規矩」的人獲得教訓,甚至遭受羞辱,而這也會衍生出幸災樂禍的情緒。

比较心理:相对剥夺感

比起自己的成功,別人的失敗或讓我們感到更舒適。畢竟人們通常傾向於認為自己是完美的,因此透過贏過他人,或者在不傷害他人的情況下,讓自己感受到一些優越感,能夠維繫其弱小的自尊。可以說,自尊感愈低的人,愈容易幸災樂禍。

03

网络环境下的幸灾乐祸:放大与变异

网络环境的匿名性和距离感,使得人们更容易表达幸灾乐祸的情绪。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能因为道德约束或社会规范而压抑这种情绪,但在网络上,人们往往更加放纵。

人们尤其乐于在沙发上安逸地成为针对性的暴民,对破坏规矩的人进行恶意报复。作者强调,这种线上展现道德愤懑毫不费力,甚至不需要面对事主本人,没有挨揍的风险。而当围观者越来越多时,人们也更倾向于对事件主角进行批判或惩罚,因为他们拥有观众。这就是乡民的正义——在幸灾乐祸的情绪中找到了抒发的渠道,并且通过批判别人获取自己的地位。

04

如何应对幸灾乐祸的心态

虽然幸灾乐祸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但过度沉溺其中可能会带来负面影响。以下是一些建议:

  1. 接纳情绪,反思原因:认识到这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反应,不要过分自责。尝试分析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情绪,是出于比较心理、公平感还是其他原因。

  2. 培养同理心:尝试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理解他们的处境和感受。这有助于减少幸灾乐祸的情绪,增加对他人的理解和宽容。

  3. 关注积极面:多关注生活中积极、正面的事物,培养乐观向上的态度。这有助于减少对他人不幸的关注和幸灾乐祸的倾向。

  4. 提升自我: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成长和发展上,通过提升自我来获得满足感,而不是通过比较他人。

  5. 理性看待网络信息:在网络环境中保持理性,不要轻易被他人的情绪所影响。学会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判断。

05

结语:构建健康的社会氛围

幸灾乐祸的心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性的复杂性。然而,一个健康、和谐的社会需要的是相互理解、支持和包容。当我们遇到他人不幸时,不妨多一份同情和理解,少一些幸灾乐祸。这不仅有助于改善人际关系,也能让社会变得更加温暖和美好。

正如蒂芙尼·史密斯在她的书中所写的那样:

“幸灾乐祸是有原因的。当我们愿意直视它的眼睛时,很容易问是什么促使我们产生这种情绪。注意到幸灾乐祸,并理解为什么会有如此美妙的满足感,这有助于我们认识内心更深层的痛苦。”

让我们共同努力,创造一个更加包容、理性和充满爱的社会环境。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