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关系理论创新的文化路径
中国国际关系理论创新的文化路径
文化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对国际关系研究产生着重要影响。本文从文化的角度探讨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创新路径,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文化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对国际关系研究产生着重要影响。冷战结束后,伴随着“文明冲突论”引发国际学术界对文化与国际关系的激烈争论、“软实力”与相关文化分析框架的不断发展,以及国际关系建构主义对文化与观念研究的理论提升,国际关系研究出现了文化转向。需要指出的是,文化的国际关系研究并不是冷战后才开始的,包括西方国家关于苏联对外行为的文化根源研究、英国学派对异质多元文化的研究,已经表明文化与国际关系研究有着紧密的本体联系,可以丰富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
心理文化学是在心理人类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问,它结合了心理与文化的视角和方法,特别关注文明社会的比较研究,力图将中华文明的经验融入现代社会科学。学术界应重视心理文化学在未来国际关系研究中的应用价值,进一步拓展其理论视角,促进跨文化理解,推动非西方国家的理论创新和全球学术界的多元化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人不断积累形成的实践智慧结晶,可以明道治世。中国国际关系学者要吸收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优秀成果,更要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国际关系研究中的应用。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离不开“体用论”与“执两用中”的中庸辩证法在国际关系研究中的应用。不仅如此,学术界还应努力通过“第二个结合”,为国际关系理论中国学派奠定哲学基础。
参考文献:
1.《文化转向与国际关系理论创新》
https://www.cssn.cn/skgz/bwyc/202409/t20240919_5778154.shtml
2.《心理文化学:国际关系研究的新视角》
https://www.cssn.cn/skgz/bwyc/202409/t20240919_5778157.shtml
3.《传统文化与中国国际关系理论创新》
https://www.cssn.cn/skgz/bwyc/202409/t20240919_5778162.shtml
本文原文来自中国社会科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