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技术到听感:蓝牙耳机音质影响因素全解析
从技术到听感:蓝牙耳机音质影响因素全解析
蓝牙耳机作为现代人必备的科技产品,其音质表现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从音源质量到传输协议,再到耳机硬件配置,每个环节都至关重要。本文将深入解析这些影响因素,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蓝牙耳机的音质原理,并为选购提供科学依据。
蓝牙耳机作为现在科技的必备产品,无论从便携性上、还是音质上都是一个必须研究和开发的产品,因为科技改变人生生活方式里,亦或是说在人体感官中,蓝牙耳机就覆盖了听和说2件大感,与眼睛的观比起来,可以说是同等重要,而听的悦不悦耳,说的清晰不清晰,是蓝牙耳机必须解决的问题。
听的悦不悦耳 = 音质的体验
其实严谨一点来说,悦耳这件事其实应该算是一种感官体验效果。
而音质的好坏,不能用悦耳不悦耳来定,而且也很难定义,因为每个人的听感和对乐音的认知是不同的,就像有的人喜欢听低音多点,那EDM音乐的特性大部分就是BASS低频部分突出,而有的人喜欢人声清晰而又温暖,有的人又喜欢吉他失真的高频明显,这些所谓的声音特点,就是高、中和低音不同表现造就的一种声学效果,没有绝对的好和坏,但是耳机或总的来说外放设置,在物理硬件上,对声音的表现力可以做考量,因为声音的高中低频毕竟是由声音产生设备,通过物理现象产生声音,通过对声音的控制产生一定的声学现场,这就是耳机和声音外放设备的存在意义,简单讲就是声音产生的物理条件,声音的品质保证是跟物理硬件有绝对关系的。
因此本文将浅析影响蓝牙耳机以及蓝牙外放设备的一些客观因素。
音质影响的相关因素
音源 Sound source
相关音频指标
采样率
要判断音乐音质的好坏,不得不提到一个概念,叫音频采样率,那什么是音频采样率呢?
因为自然界的声音都是有波长的,要记录下这些声音需要对机械波信号进行采样和保存。音频采样率是指录音设备在一秒钟内对机械波信号的采样次数,采样率越高声音的还原就越真实越自然。
采样率主流分级:
22.05kHz = FM广播的声音品质
44.1kHz = CD音质界限
48kHz
比特深度
描述了处理音频数据的硬件或软件能达到的细节精度,细节精度的单位 = 比特,度量信息的单位,指的是描述某种对象所使用的比特数量的多少。
例如:标准CD音质44.1KHz/16bit就是一秒内对模拟信号进行等间隔44100次采样,其中每次采样保存16bit的数据。
总的来说,采样率越高,比特深度越大就意味着对信号的描述、还原更加精准。因此音源从录音的到成品,在音质的把控上就受到了录音品质的影响。因此在后期的音质,只是尽量保持还原声音录制时的样子,而各种音质格式,是不同程度的声音品质播放,而你的播放设备是只尽力去还原,或者一些设备通过算法,和调音师的调音设备去给音乐收听者获得一个更有特点的声音效果而已,因此基于此逻辑,去选择一个 适合自己的播放设备更为重要,而适合自己的前提是,这些播放设备的硬件满足当下科技标准。
-当下主要音源文件格式:
母带 Master tape
母带简单讲,就是录音棚真实录制出来的音乐产品,而母带经过母带处理,将母带作品的响度、音色、动态进行创造性地调整,从而把让几首乐曲浑然一体,成为一张真正的唱片,直白一点就是母带工程师去设计一个效果让音乐更好听。
Hi-Res
Hi-Res全称为High Resolution Audio,中文名称为高解析音频,高品质音频产品设计标准,目的是表现音乐品质极致和原音重现,获得真实感受原唱者或演奏者在现场演出的临场氛围。高解析音乐是指声音信息量超越CD音质的音乐格式,即采样率大于44.1kHz以及比特深度大于16bit。
无损音质
ape,wav,flac作为常见的数字音乐文件格式,wav格式容量过大,因而使用起来很不方便。因此,一般情况下我们把它压缩为MP3或 wav 格式。压缩方法有无损压缩与有损压缩,而APE和FLAC格式即使还原,也能毫无损失地保留原有音质。所以, APE和FLAC可以无损失高音质地压缩和还原。
- 高清音质与标准音质
不管是高清还是标准,都是有损音质,因为大多数时候设备存储空间有限(就像当年MP3刚出才128M,存20首歌),所以音乐在传输和保存过程中,我们会尽量的通过舍去某些影响不大的部分压缩歌曲大小。例如MP3格式,通过不同的码率去压缩音乐文件。
- 手机内音频处理器
分类:
外置声卡
内置独立声卡->放大
集成声卡
定义:音频处理器又称为数字处理器,是对数字信号的处理,其内部的结构普遍是由输入部分和输出部分组成。它内部的功能更加齐全一些,有些带有可拖拽编程的处理模块,可以由用户自由搭建系统组成。简单的说就是将声音信号进行处理,并输送给播放设备进行播放,涉猎较多,就不展开解释,因为这更多是一个集成装置。
编码解码传输协议 = 无线播放设备中重要环节之一
常见分类:
高端产品的无线传输协议
LHDC
LDAC
aptX HD
简单来说,LDAC 和 LHDC 都是一种蓝牙传输音频技术,前者在 2015 年时由索尼提出,它可以让音频文件在无线传输的时候不会被过分压缩,带来更真实、自然的声音体验,因此推出就在一些高端耳机产品上使用。而后者是近年出现了一种新编码技术,它在编码采样率和延时方面也丝毫不逊色于 LDAC,所以出现之后也逐渐受到欢迎。
高通系列蓝牙传输协议
apt X
aptX LL
aptX adaptive
苹果系/非高通系列传输协议
AAC
SBC = 通用协议
通过主流的蓝牙传输协议的应用,其实可以看出,主要是索尼、高通、苹果这些大厂,因此在选择你的蓝牙产品,看传输协议可以看出一些产品设计方案的端倪,东西到底高端还是终端,是不是新东西。
同时,音源、编码解码传输协议和音频处理器,都可以看做是一个影响音频收听感受的内部因素,是播放器端的,而耳机或外放设备端就是客观的外部因素。
耳机端影响因素:
- 耳机解码芯片
耳机的解码芯片其实很好理解,类似音频处理器,就是通过编码解码传输协议,接收和播放音源能力的集成硬件。
- 耳机内的扬声器影响参考因素:
- 单元材质/振膜
因此,在挑选蓝牙耳机的时候, 其实看耳机扬声器的材质,例如动圈或动铁,振膜用什么材料,直径大小等参数,可以进行对比,同时结合传输协议,去理解产品到底好不好。
耳机产品的内置调音参数:
大师调音
声学设计和仿真
主观评测
之前讲过,声音在传输过程中有损失或不损失,那大师调音以及声学设计等都是为了去让声音在最终反馈给用户的时候获得更好的听感,因此去真正的听,和选择自己喜欢的调音风格,也可以作为选择无线耳机的指标,去挑选更好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