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答:糖尿病患者能否食用蜂蜜,揭秘糖尿病与失智症关联
专家解答:糖尿病患者能否食用蜂蜜,揭秘糖尿病与失智症关联
糖尿病患者能否食用蜂蜜?糖尿病与失智症有何关联?台湾糖尿病关怀基金会针对糖尿病患者关心的两个问题,给出了专业解答。
糖尿病患者可以食用蜂蜜吗?
Q:最近听说蜂蜜对身体健康不错,但是糖尿病患者可以食用蜂蜜吗?我的血糖控制得还不错,糖化血色素大约在6%左右,这样我是不是可以偶尔跟朋友去吃下午茶放松一下?还没发现糖尿病之前很喜欢去一家“松饼店”光顾,淋上蜂蜜超好吃的,顺便请问一下糖尿病患者可以吃松饼吗?
A: 其实蜂蜜在古老的年代不只是食物或是甜味剂,它在很多国家的民俗疗法中也是一 种药物。蜂蜜可以当作外用药膏也可以入药服用,比如一些中药药丸都是以蜂蜜当作辅助材料制作而成。蜂蜜的功效包括:促进伤口愈合、促进组织增生、减缓肠胃道疾病、减缓牙龈炎等等。《本草纲目》记载蜂蜜有五种药理作用,例如:『清热也;补中也;解毒也;润燥也;止痛也。』内文中详细描述蜂蜜的这些特性:『生则性凉,故能清热;熟则性温,故能补中;甘而和平,故能解毒;柔而濡泽,故能润燥;缓可去急,故能止心腹肌肉、疮疡止痛;和可以致中,故能涸和百药而与甘草同功。』。
简单地说,蜂蜜在中医的角色既能益气补中,又可缓急止痛;既能滋润补虚,又可止咳通肠;既能中和解毒,又可调和百药做为赋形剂。所以蜂蜜本身是一种「医食同源」的食物,但是一岁以下的婴幼儿千万不要食用蜂蜜,因为蜂蜜中可能含有肉毒杆菌,会对这个年龄的幼儿产生危害。仔细分析蜂蜜中的组成物质一共超过200种,包括水、葡萄糖、果糖、麦芽糖、松二糖、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酵素及很多植物化学成分。过去我们对蜂蜜的认知有限,还好最近一、二十年来欧美学者做了许多蜂蜜相关的研究。目前知道蜂蜜的药理作用包括:
〈1〉抗氧化作用;〈2〉抗菌作用;〈3〉抗发炎作用;〈4〉肝脏保护作用;〈5〉心血管保护作用;〈6〉抗肿瘤作用。
一般人常常会认为蜂蜜吃起来这么甜,糖尿病病友应该是少吃为妙,不过事实上并非如此。蜂蜜中的糖分主要是果糖,占了将近21~43%。虽然果糖是自然界中甜度最高的天然糖类,但是它的『升糖指数』却只有19,反观葡萄糖的『升糖指数』是100,而蔗糖的『升糖指数』是60。所谓的『升糖指数』是指摄食相同重量的食物,其造成血糖升高的幅度。因此『升糖指数』愈低,对糖尿病的血糖控制会愈理想。
在老鼠及兔子的动物实验中,喂食等量的果糖相较于喂食葡萄糖可以得到以下的好处:减缓胃排空时间、减慢肠胃道对糖份的吸收、及促进肝脏合成肝糖等等。除了果糖之外,蜂蜜中的其他成分也有助于血糖的控制,例如某些矿物质(锌、硒、铜、钒)、酚酸及类黄酮素(flavonoid)等等。而且蜂蜜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减少体内的胰岛素阻抗,并减少胰岛细胞的凋亡。
老鼠的动物实验发现,将老鼠灌食蜂蜜后,可以促进老鼠体内的胰岛素分泌。在健康成人及糖尿病人的临床试验上,比较摄食75公克的葡萄糖、蔗糖或蜂蜜后,抽血检测发现血糖上升的幅度在摄食蔗糖及葡萄糖后比较高,在摄食蜂蜜后的血糖上升幅度最小(不论是健康成人还是糖尿病患者)。而且蜂蜜的甜度胜过蔗糖及葡萄糖,只需要少量的蜂蜜就能跟其他两种一样甜,因此蜂蜜比蔗糖或葡萄糖更适合用于糖尿病患者。
甚至在动物实验上可以看到一个有趣的现 象,将糖尿病老鼠先投予口服降血糖药物(一组给予双胍类 Metformin;一组给予磺醯尿素类 Glibenclamide)后,若再喂食这些老鼠蜂蜜,实验发现老鼠的血糖下降幅度会更大。蜂蜜除了可以降低血糖外,在临床试验上它也可以降低胆固醇、降低三酸甘油酯、降低发炎指数、降低肝功能指数及降低体重等好处。
总结来说,糖尿病患者是可以摄食蜂蜜的,不过你要记得人体试验中摄取的蜂蜜剂量大约是每公斤体重1.5~2.0公克/天。其实蜂蜜也可以用来治疗伤口感染。糖尿病人的伤口感染比一般人复杂,因为糖尿病的并发症比较多,可能这个伤口同时合并周边动脉阻塞、静脉栓塞、周边神经病变等等。
蜂蜜为什么能够治疗伤口感染呢?因为蜂蜜含有酸性的pH质、渗透压高、过氧化氢、一氧化氮等物质,因此具有抗菌效果。国外的人体试验曾经使用蜂蜜来涂抹糖尿病的伤口,使用后它可以缩小伤口的面积、减缓伤口的疼痛、降低伤口的臭味、及缩短伤口愈合的时间。目前网上可以订购药用级的蜂蜜来治疗伤口感染,或是从市面上选购颜色较深的蜂蜜也可以。
至于你的第2个问题比较简单,松饼的原料是由面粉、砂糖、蛋、奶油等制造而成,所以本质上也算是一种碳水化合物。你只要将下午茶那一天的中餐或晚餐的主食份量减少,偶尔去吃下午茶当然是没问题的。糖尿病饮食的基本原则是不限制食物的种类,而是控制含醣食物的摄取量,并做到营养均衡即可。
糖尿病患者的记忆力衰退是失智症吗?
Q:我先生最近的记性愈来愈差,甚至在工作的时候会突然忘记下一步要做什 么。他的这种现象是失智症吗?他的血糖控制得还不错,糖化血色素大约都在7.0%上下。请问有什么方式可以改善他的记忆力衰退吗?
A: 失智症主要分为两种:退化性失智症及血管型失智症。退化性失智症中以阿兹海默症最为常见,它是一种不明原因的退化性、进行性神经疾病,尤其以大脑皮质的渐进性退化最为明显,常见的临床症状包括:记忆力衰退、思考力降低、语言能力减退,甚至影响心智功能及日常生活的能力,美国前总统雷根即罹患此症。而血管型失智症又称为多发性脑梗塞,顾名思义是由于多次的脑血管中风后所导致的失智症,它占所有失智症的第二位。其他少见的原因也可能引起失智症,例如:未治疗的甲状腺功能低下、水脑症、慢性酒精中毒、巴金森氏症等等。
依据国家卫生研究院收集自2000年~2007年全民健保资料库的分析,台湾患有糖尿病的民众对比于没有糖尿病的人,发生失智症机率约为2.5倍。为什么高血糖会导致失智症或是认知功能障碍呢?目前的研究认为第2型糖尿病与失智症有一些共同的致病机转,包括:神经发炎反应、氧化压力增加、血管内皮细胞受损、粒线体功能失常,最后导致脑部的胰岛素阻抗增加及类淀粉β(amyloid beta)沉积于脑部。当过多的类淀粉β沉积于脑部后,就会引起脑神经细胞的退化与破坏,最终进展成阿兹海默症。
除了高血糖外,低血糖也会增加失智症的机率。神经细胞的能量来源主要是依赖葡萄糖,一旦发生反复性或是严重性低血糖,就会造成神经细胞受损而增加失智症的风险。研究发现低血糖与失智症是双向关联的,也就是说失智症的糖尿病患者也比较容易发生低血糖。由此可知,血糖太高或太低都容易导致失智症的发生。
日本的研究发现老年人的糖化血色素如果控制在7.2~7.4%的范围,之后发生阿兹海默症的风险最小。你先生的血糖控制得还不错,不过还是请你注意有没有发生低血糖的症状。目前医界仍未研发出可以治愈失智症的药物,因此失智症的预防就成为主要的重点。依据**台湾失智症协会的建议,中老年人应该养成日常生活的好习惯来预防失智症,包括:多运动(每周2~3次的规律运动)、采用地中海型饮食、多参与社会互动、维持健康体重(身体质量指数:BMI控制在18.5~24)**等等。
所谓地中海饮食就是位于地中海周围国家的传统饮食型态,营养学家发现这些地区的居民较少罹患糖尿病及心脏病,进而大力推广这一类的饮食型态。它的饮食特性包括:
(1)多摄取蔬果、豆类、坚果、及未精制谷类;(2)使用橄榄油,少用饱和性脂肪;(3)多摄取鱼类,少吃红肉;(4)适量饮用葡萄酒;(5)适量摄取乳制品,例如乳酪及起司。
根据2008年发表在【英国医学期刊BMJ】的研究,严格遵循地中海饮食的试验者,帕金森氏症与阿兹海默症的发生率减少13%。
而关于饮食成分与阿兹海默症的研究,最常提到的就是白藜芦醇(resveratrol)及姜黄素(curcumin)。白藜芦醇具有很多的药理作用,例如:心血管保护作用、抗癌、抗发炎、抗氧化作用等等。葡萄、桑椹、蓝莓及覆盆子中含有丰富的白藜芦醇,在动物实验中白藜芦醇可以帮助清除脑部的类淀粉β,改善糖尿病老鼠的认知行为。姜黄素在临床上具有抗发炎、抗氧化及降低胰岛素阻抗的功能,在动物实验中姜黄素跟白藜芦醇一样,可以减少沉积于脑部的类淀粉β毒性,改善糖尿病老鼠的活动能力。如果你怀疑先生有失智症的风险,建议你们到神经内科门诊接受完整的失智症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