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拉警报:观察宠物六大症状,小心是疾病警讯!
健康拉警报:观察宠物六大症状,小心是疾病警讯!
随着宠物在我们生活中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宠物健康管理也日益受到重视。据统计,犬猫的饲养数量逐年上升,2023年已突破279万只。然而,宠物肥胖问题也随之而来,这不仅影响它们的生活质量,还可能缩短它们的寿命。本文将从宠物健康预警信号、肥胖的定义和危害、人宠减重建议等方面,为宠物主人提供全面的健康管理指南。
健康预警:观察宠物六大症状,当心是疾病信号!
通过观察宠物日常的精神状态、食欲、饮水量以及排泄情况,可以及时发现健康问题,避免小病变成大病。
注意这些预警信号:
- 精神不振、活动量减少
- 食欲不振或暴饮暴食
- 饮水量突然增加或减少
- 排尿次数增多或减少
- 便便形状、颜色改变
- 体重无故增减
邱馨慧医师提醒:
狗狗每天的饮水量大约是每公斤体重40-60ml。例如,一只10公斤的狗狗,一天大约需要喝400-600ml的水。这个量会根据活动量、药物、食物等因素有所变化,所以不要限制狗狗的饮水。如果发现狗狗频繁饮水,应及时到医院检查肾功能,排除慢性肾病或糖尿病等疾病。
宠物肥胖对健康的冲击超乎想象!
人类肥胖通常以BMI指数和腰围来判断,指数越高、腰围越粗,患肥胖相关疾病的风险也越高。宠物肥胖同样不容忽视。
理想腰围范围:
肥胖会增加以下疾病风险:
- 糖尿病、血脂异常、代谢综合征的风险是正常宠物的3倍
- 高血压、痛风、心血管疾病、膝关节炎的风险是正常宠物的2倍
- 根据研究,即使是略重一些的宠物,也会使寿命缩短近2年。
判断狗狗理想体态的BCS评分表:
评分 | 描述 |
---|---|
1 | 在适当距离下可明显见到肋骨、骨盆骨以及所有骨头的突出部分。看不到脂肪。明显肌肉流失。 |
2 | 目视易见肋骨、腰椎骨、骨盆骨。触诊不到脂肪。可能见到其他骨头突出的部分,极少量肌肉流失。 |
3 | 可轻易触诊或看到肋骨,触诊不到脂肪。可 见腰椎骨的顶部。骨盆股突出。明显腰身与腰部凹陷。 |
4 | 可轻易触诊到肋骨,肋骨上有极少脂肪包覆。由上方俯视可 见腰身。腹部凹陷明显。 |
5 | 触诊肋骨没有过多脂肪。由上方俯视可在肋骨后方看到腰身。由侧面可看到腹部凹陷。 |
6 | 触诊肋骨可感觉到稍微多的脂肪覆 盖。由上方俯视可 见腰身但不明显。腹部凹陷明显。 |
7 | 肋骨不易被触 摸到;有大量脂肪覆 盖。腰椎与尾根部位有脂肪堆 积。腰身几乎不可见或消失,可 见腹部凹陷。 |
8 | 触诊不到肋骨,有非常厚的脂肪包覆,可能要施予较大压力方能触诊到肋骨。腰椎与尾根部位有多量脂肪堆 积、腰身消失、无腹部凹陷、可看到明显腹部膨大。 |
9 | 有大量脂肪堆 积覆 盖胸腔、脊椎及尾根。没有腰身及腰部凹陷消失,脂肪堆 积于颈部及四肢,并可 见明显腹部膨大。 |
超过6级评分以上,患病风险会增加;超过8级评分,相当于超过理想体重30%,符合美国宠物肥胖预防协会(APOP)定义的“肥胖标准”。
原来我这么胖!
宠物的肥胖问题,对于主人来说可能难以判断,甚至有些主人觉得胖乎乎的样子很可爱。但如果将狗狗的体重换算成人类的体重,主人可能会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以下是三个常见犬种的体重换算表,帮助主人更直观地理解宠物的肥胖程度。
邱馨慧医师提醒:
宠物过度肥胖会影响行动能力,导致骨关节炎等问题,甚至可能因为脂肪堆积在脖子上,导致呼吸道狭窄,增加心脏病风险。肥胖还会引起血压升高,增加麻醉并发症、膀胱结石及肿瘤的风险。研究显示,与健康狗狗相比,即使是略重一些的狗狗,也会使寿命缩短近2年。
肥胖的狗狗会增加以下风险:
- 骨关节炎
- 呼吸道狭窄
- 麻醉并发症
- 胰岛素敏感度下降、血糖利用率降低
- 心脏病:增加左心室容积量(前负荷)、心室中隔舒张期肌肉增厚
- 膀胱结石:草酸钙结石
- 肿瘤:膀胱移形上皮细胞瘤
- 血压升高
肥胖可能是以下疾病的指标:
- 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低下)
- 库欣氏病(肾上腺过度活跃)
人宠健康数学题
人类减重时每日所需卡路里计算方法:
- 首先计算自己的BMI指数(过轻、适中、过重),了解体重状况
- 根据每天的活动量,计算出每日建议摄入的热量
人类减重目标应设定在自己“做得到”为原则,每周建议减轻0.5公斤,每天减少200-500大卡,并建议在减肥之前先做一次健康检查,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方便日后追踪减重成效。
狗狗减重每日所需卡路里计算方法:
- 建议先以目标体重为起点,每月以减重3-5%为基准
- 如果不确定如何设定目标体重,可先与兽医讨论狗狗的超重程度,一起设定理想的体重数值
一般来说,当狗狗需要减重时,按照RER建议的卡路里喂食即可。如果未见成效,可以咨询兽医师。和人类一样,未经专业评估,狗狗都不应摄入少于RER卡路里。
人宠减重运动建议
根据美国运动医学会(ACSM)建议,人类减重目标设定:
- 3-6个月内减重3-10%
- 每周建议运动消耗1000大卡(约每周运动150分钟,每天步行5天、每次30分钟、一次约走3-4千步)
- 运动时的心跳率应超过(220-年龄)的60%以上
- 不建议过度激烈的运动强度,以有点喘、稍微流汗为最佳运动效果
在开始与狗狗一起运动之前:
- 必须先根据犬种的活动量属性、年龄、健康状况等,评估适合的运动量与强度
- 了解哪种运动适合自己的狗狗
- 以安全为原则进行相关活动
可以观察狗狗在运动时的表现:
- 如果狗狗在运动后仍活力满满,走在前面或表现出过度兴奋的样子,可能需要更多的运动
- 如果狗狗在运动后走在你的旁边,或运动后需要补充睡眠,说明运动量已经符合需求
如何加强狗狗运动强度,及衡量身体活动量?
运动阶段 | 建议运动量 |
---|---|
没有运动习惯的狗狗 | 每天3次,每次5分钟 |
狗狗进阶运动量 | 每天1次快走10分钟、慢走20分钟 |
邱馨慧医师建议:
一般会建议狗狗运动目标设定为“每周5次,每天步行30分钟”,但主人可先从频率高、时间短开始,例如:可先从一天三次、每次5分钟开始;或是一天一次快走10分钟、慢走20分钟开始,循序渐进、慢慢地增加每次运动的时间与强度,观察运动时宠物的反应,在增加时间时它们的耐受度如何,是否还能持续走下去?如果在增加时间或强度的过程中,一直遇到问题无法持续,建议要再咨询专业的医师建议,因为运动的环境、气味、路 径等,不管是生理或心理的影响,都有可能是狗狗不想运动的原因。
建议运动时间表
运动类型 | 建议时长 |
---|---|
快走 | 每天30分钟 |
休闲散步 | 每天30分钟 |
开始执行时,可循序渐进,以“每日3次,每次5分钟”开始,首先测试狗狗身体耐受程度,再根据状况逐渐增加至目标时间。
持续观察狗狗的生理表现:
呼吸、心跳、体温变化:
有规律、适当强度运动的狗狗,通过训练基础心率会下降,即使是心跳达到最大强度时,健康的狗狗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恢复。
呼吸、喘气是狗狗调节体温的方式之一,在休息时每分钟10-35次是正常的呼吸频率,运动时则可达到100-350次。如果狗狗喘得比平常久,或是喘得特别重或特别轻、黏膜颜色变白就要多加注意了。
运动伤害:
最容易判断的运动伤害是肉垫磨损,要多观察宠物动作,有跛行可能是韧带受损、肌肉扭伤、拉伤等,如果在野外溪边游泳,要小心可能会遇到水蛭或寄生虫的状况,如果狗狗吸入到气管、呼吸道,可能会出现咳嗽、急喘等,都是运动进行完可以观察的症 状。
运动中如果发现以下情况,可能是过度运动、疲累或受伤,此时不宜继续运动:
- 行走困难
- 呼吸急促
- 体温过高
- 食欲不振
- 精神萎靡
Achieve goals!运动成效从设定目标开始
在运动之前可先了解宠物目前的体重,方便进行后续评估与追踪成效。
邱馨慧医师提醒:
做记录很重要!因为这是发现问题的第一步!每日的心跳、呼吸、体重的变化等,平常吃东西的情况、大小便的状况等,甚至是到医院做的血液检查等记录,这些记录都应妥善保存,才能达到良好的宠物健康管理。
参考犬民运动日志
DAY 1
不要忘了~每月体重与健康检查也重要!
每月检测狗狗的体重,同时检查肉垫和腿是否有问题,确保指甲是否有剪短,一旦狗狗达到理想体重,也建议每三个月重新量测体重保持狗狗健康
狗狗定期检查表
专家意见
惟心动物医院邱馨慧医师建议:
- 定期为宠物进行健康检查
- 关注宠物的饮食和运动平衡
- 及时发现并处理健康问题
台湾百灵佳殷格翰动物保健事业处钮子伦处长建议:
- 加强宠物健康管理意识
- 提供科学的健康解决方案
- 与兽医保持良好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