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瘦西湖:乾隆皇帝的打卡圣地
扬州瘦西湖:乾隆皇帝的打卡圣地
烟花三月下扬州,这句千古名句道出了扬州最美的时节。而在这座千年古城中,有一处园林,不仅凝聚了江南水乡的婉约之美,更见证了清代帝王的六次到访,它就是被誉为“乾隆皇帝打卡圣地”的瘦西湖。
瘦西湖,原名保障湖,因湖面瘦长而得名。它不仅是一处风景名胜,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据史料记载,乾隆皇帝六次南巡,每次都必到瘦西湖,足见其对这片湖光山色的钟爱。
二十四桥:杜牧笔下的千古风韵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这是唐代诗人杜牧笔下的二十四桥,也是瘦西湖中最富诗意的景点之一。这座始建于隋代的石拱桥,因杜牧的诗句而名扬天下。乾隆皇帝每次到访瘦西湖,都会在此驻足,欣赏月夜下的湖景,感受那份穿越千年的诗意。
白塔:一夜造就的传奇
瘦西湖中的白塔,是扬州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乾隆皇帝南巡时留下的传奇故事。据《扬州画舫录》记载,白塔是在乾隆年间由两淮盐业总商江春集资,仿照北京北海白塔,在旧塔基上重新修造而成。民间流传着“一夜造白塔”的故事:乾隆皇帝南巡至扬州时感叹瘦西湖缺少白塔,盐商江春得知后用重金贿赂太监获取白塔样式,然后带领工匠用盐包做塔基,一夜之间堆成白塔。虽然这个故事只是传说,但白塔的壮丽与传奇,无疑为瘦西湖增添了一份神秘色彩。
钓鱼台:框景艺术的典范
钓鱼台是瘦西湖中最具特色的景点之一,也是乾隆皇帝留下的足迹。这座三面临水的建筑,是游览瘦西湖唯一需要折返的景点。站在这里,五亭桥、凫庄、小金山、白塔尽收眼底,是观赏风景的绝佳之处。钓鱼台巧妙运用“框景”手法,成为中国园林“框景”艺术的经典之作。相传当年的乾隆皇帝在这里垂钓,后来改叫钓鱼台。每移动一步,框里的画面就像是不同的人在描绘一个相同的场景,园林造景艺术的奇思妙想真的值得去好好欣赏。
御道:乾隆皇帝的足迹
瘦西湖中还保留着乾隆皇帝的御道,沿着御道漫步,仿佛能感受到当年乾隆皇帝巡游时的盛况。御道两旁,分布着乾隆皇帝留下的诗碑和题刻,每一处都记录着他对瘦西湖的赞美。这些诗碑不仅是珍贵的历史文物,更是乾隆皇帝与瘦西湖深厚渊源的见证。
乾隆皇帝六下江南,每次都必到瘦西湖,足见其对这片湖光山色的钟爱。瘦西湖不仅是一处风景名胜,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它凝聚了江南水乡的婉约之美,也承载着乾隆皇帝的诗情画意。今天,当我们漫步在瘦西湖畔,欣赏着二十四桥的月夜、白塔的传奇、钓鱼台的框景,仿佛还能感受到乾隆皇帝当年的那份雅兴与豪情。